03/18
2025保障部+第七组《道德经》第十一至二十章学习心得基建办:贺军社老子在第十七、十八章中,提出了独特的政治理念。第十七章描绘“太上,下知有之”的理想政治,主张统治者“无为而治”,通过“贵言”减少干预,让百姓自然发展;第十八章则通过“大道废,有仁义”的辩证关系,批判仁义等概念的矫饰性,主张回归大道自然。这种“无为”并非消极放任,而是遵循规律的不刻意为之。如同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所强调的,统治者需以...
03/18
2025正蒙三院第一组第一周《道德经》学习心得正蒙三院第一组:任红莉本学期,学校组织学习《道德经》。通过第一周王萌老师对第一章到第十章的领学,深感其思想之博大精深。《道德经》以“道”为核心,阐述了宇宙、人生、社会的诸多规律。它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皆有其道,只有顺应自然、遵循规律,才能达到和谐与平衡。这种顺应自然的思想,让我深刻反思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到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学习...
03/18
2025正蒙二院第五组《道德经》第一章学习心得人文艺术学院:王璐《道德经》第二章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寥寥数语,却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维和哲学智慧。身为一名民办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主任,在反复研读这一章后,深受启发,感悟颇多,这些哲理与办公室管理工作竟有着诸多契合之处。“有无相生”,提醒我在工作中要关注事物的两面性。在办公室管理中,“有”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工...
03/18
2025正蒙一院第一组学习心得部门:正蒙一院 姓名:李静静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感官每时每刻都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而老子则在两千多年前就发出了警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在今天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得到了最真实的印证。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各种感官刺激包围的世界,琳琅满目的商品、此起彼伏的娱乐、永不停歇的信息流,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欲望之网,人们在这张网中不断追...
02/18
2025幼儿园第七组《中庸》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二章心得部门:幼儿园桑咪 沉浸于《中庸》第三十一章与第三十二章的研读,于幼教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与思考。 第三十一章描绘出圣人之德的盛大景象,“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此境界为我等幼教工作者树立了崇高的标杆。在幼儿园的日常里,面对懵懂天真的孩子们,我们需...
02/18
2025学工部第一组学习心得学习《中庸》心得体会 学工部第一学习组——张小琴本学期通过学习《中庸》,在懵懂之间,也是有所收获,《中庸》的说明是不偏不倚之谓中,不易不更之谓庸。中庸即中和。此时此刻有一部分人对中庸的意思理解偏了,他们认为中庸就是保持中立,就是做和事佬,就是不得罪任何人,其实这种理解是有误区的。通读全文后,对中庸所表达的思想是公允公正,落地不悔。所谓公允公正就是为人处世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不...
02/18
2025正蒙二院三组《中庸》 心得人文艺术学院:都煊 在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中庸》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以其深邃的智慧和独特的哲学思想,穿越时空的界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与研究实践中,我逐渐领悟到《中庸》所蕴含的“中庸之道”不仅是个人修身齐家的指南,更是指导教育工作的宝贵智慧。以下是我结合教学实践,对《中庸》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一、中庸之道的本质理解《中庸》开...
02/18
2025商学院第17大组第四小组《中庸》学习心得商学院经济系 韦艳宁 《中庸》中提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启示我,人的本性是天赋的,而遵循这种本性去生活就是道。教育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并修养自己的本性。作为教师,我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意识到自我反省的重要性。《中庸》中提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意味着即...
02/18
2025幼儿园第三组《中庸》学习心得部门﹕腾信幼儿园 姓名﹕陈美植《中庸》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其核心思想“中庸之道”强调在行为和认知上的平衡与和谐。通过对《中庸》的学习,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关于个人修养、社会行为以及文化发展的深刻见解。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学习《中庸》的重要心得之一。文章指出,人们应从现实境地出发,不作人为拔高或硬性助长,以达到心地和平的状态。这种原则要求我们在处理事务时,要顺其自然,不怨...
02/18
2025+现代产业学院+第7组至诚,即真诚无欺部门:现代产业学院 姓名:王子璇在阅读《中庸》第二十章时,我被其中关于至诚的深刻论述所打动。这一章节强调了至诚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核心,也是社会和谐与国家治理的基础。至诚,即真诚无欺,是儒家思想中极为重要的美德之一。文章开篇即指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至诚与天道、人道的关系。天道自然,不偏不倚,至诚则是天道的体现,是宇宙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