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2025正蒙二院第五组《中庸》:平衡之道,人生智慧人文艺术学院:李煜梓《中庸》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与人生智慧,学习过程宛如一场心灵的启迪之旅。中庸强调的是万事万物的平衡与适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启示我们,无论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面对事业学业,都应避免极端,寻求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在与他人意见不合时,不是强行争辩,非要争出高下对错,而是能站在对方...
02/18
2025商学院第3组学习心得中庸《第二章》学习心得部门:商学院 王雯静《中庸》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强调道德的中和与平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第二章详细阐述了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以下是原文及注释: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注释:1.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2.中庸:即中和,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
12/16
2024正蒙三院第一组《中庸》学习心得在深入研读《中庸》的前八章内容后,我对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部经典之作不仅揭示了为人处世的智慧,还为我们提供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让我在字里行间中体会到了古人的智慧与哲思。《中庸》开篇即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天命所赋予的。而遵循这种本性去行事,便是遵循了道。然而,要真正...
12/16
2024正蒙二院第六组《中庸》学习心得(一)部门:正蒙二院 姓名:李名扬《中庸》开篇即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简短而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在我看来,“天命之谓性”可以理解为每个人生来就有的天性、本真,这是上天赋予的,是每个人独特而宝贵的财富。作为教育者,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并尊重每个学生的天性,这是教育的基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能力和潜力,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去发...
12/16
2024正蒙一院第五组《孟子・告子下篇》心得体会正蒙一院:安琼英《孟子・告子下篇》蕴含着深邃的智慧与哲理,作为大学生辅导员,研读此篇经典,收获颇丰,也对学生工作有了更深的思考与感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短短数字,却道尽人生真谛。于大学生而言,这是成长路上的指引灯塔。在日常工作中,我看到许多学生在不同境遇下的成长轨迹。有学生在参与数学建模大赛时,面临实验失败、数据偏差等重重困难,这无疑是 “苦其心志,...
12/16
2024现代产业学院+第7组中庸之道:智慧的实践与坚持部门:现代产业学院 姓名:王子璇在孔子在《中庸》中提到,人们常常自诩为智者,然而当他们被欲望和外界环境驱使,陷入困境和陷阱时,却显得无能为力,无法避开。这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人们往往高估了自己的智慧和判断力。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和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更容易受到各种诱惑和干扰,我们可能在理论上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但在实践中却往往难以坚持。这提醒我们...
12/16
2024幼儿园第五组中庸中庸12-22章幼儿园:白娇阳《中庸》开篇即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本质—遵循自然规律,保持内心的平和与适度。书中反复强调“中庸”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处世之道,要求我们在思想、情感、行为等各个方面都保持平衡和适度,不过分偏向某一极端,也不过分折中。这种思想让我意识到,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抉择时,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至关重要。仁义诚的价值...
12/09
2024幼儿园第三组《孟子·告子章句上》学习心得部门﹕藤信幼儿园 姓名﹕陈美植《孟子·告子章句上》是孟子与告子之间关于人性善恶、道德修养等问题的辩论,集中体现了孟子“性善论”的思想。在这一篇章中,孟子通过反驳告子的观点,阐述了人性本善的理论,并探讨了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关系。告子认为人性如杞柳,而仁义如桮棬,他主张人性无分善恶,如同水之流向不分东西。然而,孟子反驳说,杯盘是依据杞柳的本性加工而成的,...
12/09
2024正蒙二院三组《孟子》 心得人文艺术学院:都煊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研读《孟子》这部儒家经典,无疑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智慧的启迪。作为大学教师,我有幸踏上这段探索之旅,共同领略孟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一、初识孟子,感悟“性善” 初读《孟子》,我被其“性善论”深深吸引。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如同初生的嫩芽,需要精心培育才能茁壮成长。这一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意义。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是传授...
12/09
2024正蒙一院第五组《孟子 告子上篇》心得体会商学院:丁云作为高校辅导员,学习《孟子 告子》上篇,我深感其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对于学生教育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告子》上篇主要讲述了孟子与告子关于人性善恶的辩论,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告子则认为人性本无善恶之分。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和引导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孟子与告子的辩论也提醒我们,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因材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