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2024商学院第二组《孟子》心得写作四财务管理系:李萌《孟子·公孙丑下》作为孟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篇章,通过深入的对话与论述,展现了孟子在政治哲学、道德教育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深刻见解。阅读此篇后,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1. 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在《公孙丑下》中,孟子通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论述,强调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对于...
10/08
2024正蒙三院第一组《孟子》学习心得正蒙三院第一组:任红莉本周,跟随正蒙三院第1学习小组共同学习了《孟子梁惠王下》,通过王萌老师的分享和自己逐字逐句的学习,收获颇多。 《孟子·梁惠王下》让我深刻理解了仁政的重要性。孟子通过对话,向梁惠王阐述了施行仁政、关注民生的必要性。他提出,君主应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而非仅仅追求个人权力和利益。这让我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关注身边人的需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10/08
2024正蒙二院第五组孟子 心性人文艺术学院环境景观系:蔡金艳孟子思想的核心在于“心性”,即培植自己的心灵,由内而外地影响世界。孟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提高是个人和社会的基石。他强调反思和思考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个人的德行提升则需要不断的自我反省和思考。《心性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有更深的含义,指“心”和“性”。儒家认为心性是人的内在本质,道家则强调心性的自然和纯粹。佛教中,心性更是核心概念,涉...
10/08
2024商学院第三组公孙丑篇感想与个人教学工作的融合阅读《孟子·公孙丑篇》,我深刻体会到利用有利形势的重要性,以及个人智慧与形势之间的微妙关系。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教育环境中,这一思想尤为关键。教育如同航行,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和利用有利的教育形势,如新的教学理念、技术工具或政策导向,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正如孟子所言,智者应顺势而为,我在教学中也努力适应和引领这些变化,让学生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学习和成长。个人...
10/08
2024现代产业学院+第7组子绝长者乎?长者绝子乎?部门:现代产业学院 姓名:王子璇在阅读《孟子·公孙丑下》中的这段对话后,我深受启发。孟子在这段对话中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原则,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的尊重和理解。这段对话不仅是对孟子个人品质的展现,也是对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坚持原则的深刻启示。首先,孟子通过沉默来表达自己的立场,这是一种非言语的沟通方式。他没有直接拒绝客人,而是通过行动来传达自己的意愿。这种方...
10/08
2024西安藤信幼儿园第十组读〈孟子〉有感:师者如筑城,与幼共成长在阅读《孟子》第二卷中滕文公与孟子的对话时,我深受触动。滕文公身处小国,夹在齐楚两个大国之间,不知该事奉齐国还是楚国,而孟子的回答则给了我很多关于幼儿园老师日常工作的启示。“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这句话意味着要修建城池、坚守家园,与百姓共同守护,即使面临危险,百姓也不会离去。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我们的...
09/23
2024梁惠王下学习心得幼儿园:白丽丽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这段对话,见《孟子梁惠王下》。因为孟子是亚圣,所以后人对梁惠王初见孟子时喊一声“老头儿”(叟)颇为不满,觉得梁惠王一副吊儿郎当、不庄重的浮躁相,非明主也。其实要我说,梁惠王已经很难得了,治理着一个国家,那么多政事,还能抽出时间耐着性子去听孟老夫子罗嗦那些根本没用的...
09/23
2024《孟子》学习心得——行政部4组蒿兴平《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全书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09/23
2024《孟子》学习心得正蒙三院第一组:张艳今天下午学习了《孟子》的梁惠王上,它是儒家经典《孟子》中的一篇重要篇章,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等君主的对话,展现了孟子关于仁政、民心、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在学习这篇文章后,我获得了以下几点学习心得:1. 仁政思想的重要性孟子强调“仁政”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仅在于军事力量或经济繁荣,更在于君主能否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实施仁政。孟子通过“杀人...
09/23
2024《孟子-梁惠王上》学习心得部门:商学院 姓名:党智军本周主要学习了《梁惠王上》内容,收获如下:1、施仁政。梁惠王渴望称王天下,建立霸业的心里,集中阐述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仁政思想.“发展生产,爱护百姓,教化百姓——施行仁政。生产力强,人民生活好,百姓又受到教化,自然就会爱戴国君,跟随国君,国家自然就强大了,国君自然称王天下了。这是一个仁政强国的道理。2、人本性善良。只要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