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乡党篇
幼儿园:刘佳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承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智慧与教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党篇》是《论语》的第十篇,主要记录了孔子在乡党间的言行举止,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孔子在生活中的修养和待人接物的智慧。近期,我认真阅读了《乡党篇》,对其中的教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现将我的学习心得分享如下。
一、注重礼仪,尊重他人
在《乡党篇》中,孔子展现出了极高的礼仪修养。他对待乡党间的长辈、同辈以及晚辈,都保持着恰当的礼节和尊重。这种尊重不仅体现在言语上,更体现在行动中。孔子以身作则,教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他人,以礼待人。
二、谦逊谨慎,不骄不躁
孔子在乡党间始终保持着谦逊谨慎的态度。他虽为一代大儒,却从不自满自足,而是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同时,他也告诫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骄不躁,不被外界的赞誉或贬低所影响,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
三、仁爱之心,关爱他人
在《乡党篇》中,孔子多次表现出对乡亲们的关爱和照顾。他关心乡亲们的生活,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种仁爱之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通过关爱他人,我们可以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环境。
四、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孔子在乡党间的言行举止,无疑为乡亲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他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乡亲们传递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比单纯的言语教诲更加深入人心。作为现代人,我们也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
通过阅读《论语·乡党篇》,我深刻感受到了孔子在生活中的智慧和修养。他注重礼仪、谦逊谨慎、仁爱之心以及以身作则的品质,不仅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更为我们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儒家思想的具体方法。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借鉴孔子的智慧,注重礼仪修养,尊重他人;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不骄不躁;培养仁爱之心,关爱他人;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儒家思想,提升自身修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此外,《论语·乡党篇》还让我意识到,儒家思想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指南。我们应该将儒家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用其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使之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总之,阅读《论语·乡党篇》让我受益匪浅。我会将孔子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质,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论语》,了解儒家思想,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论语》乡党篇
幼儿园:马雨欣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教育思想等。《论语》中的“乡党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在乡党中的言行,体现了他的社会交往原则和礼仪规范。
在“乡党篇”中,孔子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他认为,礼仪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孔子在乡党中的行为举止,无不体现出他对礼仪的尊重和践行。这让我认识到,在现代社会,虽然很多传统的礼仪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礼仪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孔子在乡党篇中提到,对待乡党中的长辈和晚辈,都应该持有尊重的态度。这种尊重不仅体现在言语上,更体现在行动上。这让我意识到,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孔子在乡党篇中展现了他对社会的责任感。他认为,作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启发我,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我们也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的繁荣稳定尽自己的一份力。
孔子在乡党篇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体现了他终身学习的理念。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人不断成长和完善自我的过程。这让我认识到,无论在哪个时代,终身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让我们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提升自我。
孔子在乡党篇中展现了他的谦逊态度。他对待学问和他人总是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这不仅赢得了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这让我明白,谦逊是一种美德,它能够帮助我们在社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孔子在乡党篇中强调了仁爱之心。他认为,仁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关键。这让我认识到,无论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社会交往中,都应该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孔子在乡党篇中提到了诚信的重要性。他认为,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石。这让我意识到,在现代社会,诚信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信任,促进合作。
孔子在乡党篇中展现了他自我修养的过程。他认为,个人修养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础。这启发我,我们应该注重自我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专业能力。
总结来说,《论语》乡党篇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孔子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深度。它不仅是一部历史文献,更是一本指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智慧宝典。在现代社会,孔子的思想依然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实践。
《论语》乡党篇
幼儿园:司媛媛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涵盖了伦理、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论语》中的《乡党篇》主要描述了孔子在乡党中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反映了孔子的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心得体会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1. 礼仪的重要性:《乡党篇》中孔子对礼仪的重视,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礼节,尊重他人,这有助于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2.谦逊的态度:孔子在乡党中的行为表现出了谦逊,他不以自己的知识或地位自高自大,而是以谦卑的态度与人交往,这教会我们无论在什么位置,都应保持谦逊。
3.自我修养:孔子在《乡党篇》中的行为,体现了他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视。他教导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
4.社会责任感:孔子在乡党中的行为,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的责任感。他关心乡党的福祉,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提醒我们要有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做出贡献。
5.和谐共处:孔子在《乡党篇》中的行为,展现了他追求和谐共处的理念。他尊重不同意见,努力寻求共识,这教导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寻求和谐,避免冲突。
6.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虽然《乡党篇》中的内容有其时代背景,但其核心思想如礼仪、谦逊、自我修养等,仍然具有现代意义。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将这些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7.实践与理论的统一:孔子不仅在理论上提倡道德修养,而且在实践中也身体力行。这提醒我们在学习任何知识或理念时,都要努力将其付诸实践。
通过阅读《论语》的《乡党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并将这些思想应用到现代生活中,以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9.言行一致:孔子强调言行一致,认为一个人的言行应该反映出其内心的道德信念。
10.适应变化:孔子在子罕篇中也提到了适应变化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应该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而不是固守旧有的观念。
这些心得体会使我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和《论语》的教义。
《论语》乡党篇
幼儿园:韦杨利
《论语·乡党篇》是孔子思想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具体体现,这一篇深入展现了孔子作为一位伟大思想家的同时,也是一位深谙礼仪之道、富有生活智慧的君子。在反复研读《乡党篇》之后,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对此篇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刻感受到了孔子对于礼仪的敬重和重视。在《乡党篇》中,孔子不仅自己严格遵守礼仪规范,更是以身作则,教导弟子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他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认为礼仪的本质在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让我认识到,礼仪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品质。只有真正尊重礼仪、践行礼仪,才能在社会交往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其次,我从《乡党篇》中领悟到了孔子的仁爱之心。孔子在与乡党、朋友、弟子等人的交往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温和、谦逊、关爱他人的态度。他尊重每一个人,关心每一个人的感受,这种仁爱之心让我深受感动。我认为,这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只有心怀仁爱,才能真正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此外,我还从《乡党篇》中学到了孔子的智慧和远见。孔子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时,总是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智的判断。他懂得如何权衡利弊、分辨是非,更懂得如何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立场。这种智慧和远见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更加敬佩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最后,我想说《论语·乡党篇》不仅是一部关于礼仪和人际关系的经典之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生智慧和人生哲学的宝典。通过阅读这-篇,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孔子的思想和品质,也更加坚定了我对于人生的理解和追求。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深入研究孔子的思想,努力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质。
《论语·乡党篇》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感悟。它不仅让我认识到了礼仪和们爱的重要性,更让我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智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此为指引,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不懈努力。
《论语》乡党篇
幼儿园:张钰静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乡党篇”是《论语》中的一篇,主要描述了孔子在乡党中的言行举止,体现了儒家的礼仪规范和社会道德。以下是我对《论语》乡党篇的心得体会:
《论语》乡党篇中,孔子在乡党中的行为体现了他对长辈的尊重和对晚辈的谦逊。孔子认为,尊重和谦逊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准则,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地位,都应该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和谦逊,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孔子在乡党篇中的行为,无不遵循着一定的礼仪和规范。他对待乡党中的长辈和晚辈,都表现出了恰当的礼仪。这让我意识到,礼仪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礼仪精神,使之成为我们行为的自觉规范。
孔子在乡党篇中展现了他的仁爱之心,无论是对待家人还是对待乡党,他都充满了关怀和爱护。这种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实践的。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充满爱的社会。
孔子在乡党篇中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他认为,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是社会信任的基石。这让我认识到,在现代社会,诚信是极其宝贵的品质,我们应该坚守诚信,建立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
孔子在乡党篇中也展现了他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精神。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人不断成长和完善自我的过程。这启发我,无论在哪个时代,终身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让我们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提升自我。
孔子在乡党篇中展现了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他认为,作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让我意识到,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我们也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的繁荣稳定尽自己的一份力。
孔子在乡党篇中的行为,体现了他对自己严格的自我修养和不断完善自我的追求。他认为,个人修养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础。这启发我,我们应该注重自我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专业能力。
总结来说,《论语》乡党篇不仅是对孔子个人品德的展现,更是对儒家思想的深刻阐释。它教导我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继承和发扬儒家的礼仪精神,培养仁爱之心,坚守诚信,不断学习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注重自我修养。这些都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品质和精神。通过学习《论语》乡党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言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语》乡党篇
幼儿园:白娇阳
今天,我读诵论语第十篇--《乡党篇》,这一篇主要讲述孔子平时的言谈举止和衣食住行,颂扬了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正人君子,但我觉得孔子活得太累了。
先说孔子“上班”“下班”吧。孔子上朝是,走进大门,低头躬身,好像不容他直着身子进去;经过国君座位,顿时脸色庄重,脚步加快,憋住气,不敢出声。退朝时,慢慢退出,下得台阶,脸色开始恢复正常,舒展开来,下完台阶,就快步如飞,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轻快。孔子上朝下朝前后判若俩人,好像带了两幅面具活着,真累,封建时候的规矩昭然如绘。
再说说孔子衣食住行吧。他“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寝不尸,居不客”,说明他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标准,值得我们学习。孔子更讲究科学饮食,据说中国营养学会专家讨论后编写的《中国膳食指南》,就是参考孔子的饮食标准的。举点例子吧,孔子从不吃不卫生、变质的食物,饮酒限量,食物多样化,肉要精细等等。我觉得孔子不但是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个美食家呢。
这一章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细节。有一次,马厩失火,当他听到这个消息,首先问的是有没有人受伤,真是“仁者爱人”啊。几千年来,“仁”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核心,一脉相承,代代相传。
其实我们都知道孔子是大学问家,可为什么在与乡亲相处时却如此呢?这正体现了孔子的谦逊与好学,他乐于倾听百姓的言论与心声,善于向百姓学习,因为百姓的言论都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真知,也正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真实写照。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样,足见其虚怀若谷的情怀与壮志。但是,孔子在与朝廷和士大夫言论时却不是这样,有记述曰“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
《论语》乡党篇
幼儿园:李朋
《论语》中的乡党篇,这篇内容以其对当时社会乡党关系的细腻描述和深邃思考,让我受益良多。它不仅呈现了孔子对乡党关系的重视,也展现了孔子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深刻洞察。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被孔子对于乡党关系的理解和重视所触动。他强调乡党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关爱,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这种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乡党关系也成为了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白了乡党关系的重要性。它不仅关乎个人与社区的和谐相处,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和谐稳定的乡党关系,能够促进社区内部的团结与协作,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它也能够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乡党篇中的一些语句较为深奥,需要我反复揣摩和思考。但是,正是这些困难促使我不断入研究,逐渐领悟其中的深意。通过反复阅读、思考和讨论,我逐渐理解了孔子的思想精髓,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此次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乡党关系的和谐稳定不仅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更需要我们共同营造一种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论语》等经典著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
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和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乡党关系的内涵和价值,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和谐、友善社会的信念。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共同维护乡党关系的和谐稳定,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论语》乡党篇
幼儿园:铁爱真
论语的《乡党篇》主要描述了孔子在不同社会场合中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礼"。作为幼儿园小班的班主任,学习《乡党篇》后,我有一些心得体会,可以应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
尊重与礼貌:《乡党篇》中孔子的行为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在幼儿园,我将教育孩子们学会基本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并鼓励他们尊重他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
规范行为:孔子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启示我在幼儿园中,根据场合制定不同的行为规则,比如在课堂上保持安静,在操场上可以自由玩耍。
以身作则:孔子的言行一致,作为老师,我需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们。无论是遵守规则还是展示良好的道德品质,孩子们往往会模仿老师的行为。
关爱与包容:《乡党篇》中孔子对弱者的关爱和包容,提醒我在教育工作中,要对每一个孩子都给予关爱和包容,特别是那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孩子们。
教育的多样性:孔子在不同场合展现不同的态度,这启发我在教学中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环境的营造:《乡党篇》中孔子对环境的重视,让我意识到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持续学习:孔子的一生都在学习,这提醒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的发展和孩子们的需求。
沟通与交流:孔子在《乡党篇》中展现了良好的沟通技巧,这让我认识到与家长、同事以及孩子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乡党篇》,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儒家的教育理念。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的教育质量,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成为有道德、有礼貌、有责任感的公民。
《论语》乡党篇
幼儿园:吴迪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汇编,其中《乡党篇》则是描述孔子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儒家道德、礼仪以及为人处世之道。本篇内容涵盖了孔子的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祭祀典礼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一位伟大思想家的生活智慧。
在阅读《乡党篇》的过程中,我深感孔子对儒家思想的践行并非空谈,而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孔子强调礼仪规范,认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应当符合社会道德和伦理要求。他不仅在朝堂之上、学堂之中践行儒家之道,更在乡野之中、日常琐事里展现出儒者的风范。
孔子对于衣食住行的态度,也令我印象深刻。他并不追求奢华的生活,而是注重简约实用,认为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会导致人的道德沦丧。同时,孔子也十分注重饮食的礼仪和卫生,认为这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更是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在待人接物方面,孔子展现出了宽容和谦逊的品质。他对待乡党邻里,无论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以诚相待。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孔子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不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谦逊的品质不仅使他在人际交往中赢得了他人的尊重,也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此外,《乡党篇》还涉及到祭祀典礼等方面的内容。孔子对于祭祀活动的态度十分庄重,认为这是对祖先和神灵的敬仰和感恩。通过参与祭祀活动,孔子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弘扬了儒家思想的精髓。
总之,通过阅读《论语·乡党篇》,我深刻体会到了儒家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孔子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儒家道德、礼仪以及为人处世之道。这使我认识到,儒家思想并非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可以融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去的实用哲学。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对礼仪规范的遵守,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精神世界的充实。而孔子的生活方式和处世之道,提醒我们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以更加谦逊、宽容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此外,《乡党篇》还让我思考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儒家思想。虽然时代在变,但儒家思想中蕴含的道德观念、人文关怀以及和谐共处的理念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孔子的生活方式中汲取智慧,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类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论语·乡党篇》不仅让我对儒家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为我指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儒家之道、提升自我修养的方向。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以更加谦逊、宽容、正直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努力成为一个具有儒家风范的现代人。
《论语》子罕篇
幼儿园:王鑫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对于功名利禄看得很轻,可以说,功名利禄只是孔子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途径而已。身在官位,才有可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所以说一个好的平台对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孔子却也不看重天命,因为承接上面的功利,有的时候这些事情并不是我们可以左右决定的,有些君主赏识你,有些高人愿意去指点你,但如果遇不到呢?难道就要自暴自弃了吗?我想这肯定不是孔子所推崇的。
所以说功利和天命都是自己难以选择的,甚至是说我们自己都控制不了的,但是我们却可以控制我们自己的德行,我们自己怎么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德行了。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多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愿意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达巷党中的一个人说:“伟大啊,孔子!他学问广博,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孔子听了这话,对他的学生们说:“我能干什么呢?赶车吗?当射手吗?我还是赶车吧。”这一段展现了孔子的谦虚和幽默。有人夸赞孔子,认为孔子啥都行,孔子自谦甚至自嘲自己。展现了一位哲人的伟大。我们可以学会很多知识,也可以专长一方面。其实专一和精通并没有高低之分,做到哪一个方面都是好的。就好像曾经的木桶理论,讲的是短板如何如何,现在倒成了长板如何如何。虽然孔子是坚决的周礼维护者,但是他的观点并不死板,而是随机而动的。正如我们常说的:做人要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勤俭节约虽然改变了礼数的一部分,但是无伤大雅;可改变跪拜的礼数却是于理不合,不能动摇。这里也提到从众的问题,并不是很多人认同你你就是正确的,很多人在做的就是正确的,你要有你自己的思考和看法,要基于事实,不要迷信从众,也不要迷信权威。独立思考很重要。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这四字箴言言简意赅,但是做到其中的任何一点都绝对不容易。其实我认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抛弃自我主观的臆断,而做到兼听则明,多用客观的、多角度的视野去看待问题。这也就是芒格常说的,如果我们囿于同一个思维、同一个学科中,就容易被误导。要学会跨学科的思维,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超级难。
《论语》乡党篇
幼儿园:杨翠翠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很荣幸身处这样一个优秀的工作单位,让鄙人有机会得以再一次与大家分享读《论语》之后的心得体会。现将初步的认识体会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作一个报告,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端正态度、提升能力、不惧挑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距离上一次分享已过去五月有余,鄙人也来到了档案管理科,接触到了新的同事伙伴,认识了更多爱岗敬业的前辈,学习到了更多的宝贵的工作经验,在这段时间的工作学习中,我逐渐理解了《论语先进篇》中的一句话一“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这句话的含义是,先学习后任职的人比先任职后学习的人更值得重用。这提示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不要总急于晋升岗位,而是要先坚持做好本职工作,潜心学习,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这样才能厚积薄发。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只有我们真正迈出自己的舒适圈,在机遇到来之际勇敢地迎接挑战,才能实现真正的成功。
在我学习的过程中有这样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一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这句话的解释是,孔子说:“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务,他却搞不懂;派他出使到四方各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外交。虽然读书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我们一直在学习圣贤书,一直在向着更远大的目标而前进,但我们一定要记住,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要脚踏泥土,将书中的道理和现实情况相结合,真正将《论语》的精华化为已有,灵活运用。
在我阅读《论语》的过程中,越来越能体会到这本书的伟大和深刻,几千年人的圣人一孔老夫子,用这一方式,为我们系统地论述了人的价值观、道德伦理观。尽管时移世易,但这些优秀思想不会因历史的变迁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我将会将在《论语》中学到的精神内涵与自身岗位职责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勤奋工作的同时,去探寻更加完美的自己。
《论语》乡党篇
幼儿园:余阳
本节主要记录了孔子在不同场合言行举止的不同表现,说明人的言行举止除了与身份地位相符之外,也要随着时间、场合的改变而及时做出调整,做到收放有度、进退自如,这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我认为这种修养从很大程度上讲其实体现出的正是一个人的学识、思想与礼仪。
读本篇文章时,我想象着孔子这位君子时而寻寻如也的谦逊,时而侃侃如也的坦率,时而踧踖如也的不安,时而怡怡如也的舒展,就连走路也有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的潇洒,有时却又谨慎的仿佛在走着独木桥,一言一行实际反映了内心对人对事的态度,要做到恰当,在我看来就是需要极大的智慧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以及各种极为标准的亦步亦趋的行为,我认为都是需要尽力呵护所提倡的礼仪规范。
孔子回乡,恭顺谦逊,好像话也不会说了,到了宗庙朝廷,祭祀议事的时候呢,就雄言善变,讲话明白,毫不含糊,但又很谦逊。我觉得光这点就很少有人能做到,我们大多数人一回乡就一定会把最好的展现出来,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别人都不如他,所以眉飞色舞,口若悬河,等到公共及重要场合,又显得自卑,说不出话来。这就是孔子大智若愚的地方。孔子上朝时,国君一来,他就尊重谨慎,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或漏过国君的一点意见。即使路过国君的空位,面容也严肃端庄起来,过后便如鸟儿展翅般自如。在我看来,确实有点过了,没有必要吧,但这就是孔子过人之处,时刻要求自己的行为。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七周 |
姓 名 |
毕梦珍 |
学习时间 |
2024.4.17 |
学习内容 |
《论语》雍也篇 |
在深入研读《论语》雍也篇之后,我对孔子的教育理念和道德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一篇章主要讲述了孔子的学生们的言行和思想,其中涉及了许多关于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的内容,同时也涉及到了一些关于教育和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首先,我认为孔子的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的。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了“仁”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了“仁”的品德,才能够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在雍也篇中,孔子更是提出了“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观点,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文雅和质朴的平衡的理解,只有当一个人既有内在的品质,又有外在的修养,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这样的教育理念让我深感启发,让我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准则。 其次,从雍也篇中我感受到了孔子的学习观。孔子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品德和人格的塑造。他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复习、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他也强调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学习态度,只有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兴趣,才能够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这些观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学习。 此外,我还从雍也篇中领悟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例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知识和错误,只有坦诚面对自己的不足,才能够不断进步;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道理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当今社会也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总结我的学习心得时,我认为《论语》雍也篇所传达的思想不仅是对我们个人品德和行为的规范,也是对我们社会生活的指导。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对待他人、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道德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而《论语》中的这些思想恰恰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和知识水平。 总之,《论语》雍也篇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和道德观念,还让我领悟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感悟将对我今后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七周 |
姓 名 |
巨研静 |
学习时间 |
2024.4.17 |
学习内容 |
《论语》雍也篇 |
《论语·雍也篇》是《论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篇,其中涵盖了诸多孔子的思想和教诲。深入研读这篇,我深深感受到了孔子对于人格修养、为人处世以及教育理念的深刻见解。 首先,孔子在《雍也篇》中强调了人格修养的重要性。他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这句话告诉我,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不仅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更要将这些知识用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不偏离正道。这种对于知识和礼仪并重的态度,让我更加明白了修身养性的真谛。 其次,孔子在为人处世方面也给了我很多启示。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让我认识到,真正的君子在与人相处时,能够保持和谐的关系,但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而小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一团和气,但实际上缺乏真正的和谐与理解。这种对于和谐与独立的深刻理解,让我更加明白了与人相处的艺术。 此外,孔子在《雍也篇》中还谈到了教育理念。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只有真正热爱学习的人,才能够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取得更好的成绩。这种对于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让我更加明白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总的来说,《论语·雍也篇》给我带来了很多深刻的启示和感悟。它让我明白了人格修养的重要性、为人处世的艺术以及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时刻铭记孔子的教诲,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七周 |
姓 名 |
李文莹 |
学习时间 |
2024.4.17 |
学习内容 |
《论语》雍也篇 |
此篇同前几篇一样,以语录体展现孔子对于弟子的谆谆教诲,对于学生的不同个性,孔子都会采取不同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同时孔子也为诸多学生树立一个具有仁德儒者典范,以激励大家共同完善自我修养。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这是孔子对于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明确说明。此前都是在对弟子教诲,评价中体会到孔子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不同关注。 既然孔子在平日的教诲中已经阐明了仁的精神,那么他最为得意的学生颜回便是仁德典范性人物,是激励大家去完善自我修养的榜样。 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雍也篇中,孔子对于颜回的三次评价。孔子道:“有个叫颜回的弟子很好学,他从不拿别人出气,也不犯同样的错误。可惜他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说过好学的人了。”孔子说:“颜回啊,他的思想可以三个月不背离仁德。至于其他学生,少则一天,多则一月罢了。”孔子说:“真是贤人呐,颜回!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别人忍受不了的穷苦,而他照样怡然自乐。真正的贤人是颜回啊!”就这三句话,颜回仁善豁达的形象就已跃然纸上了。 除此之外,孔子对于学生不足之处都是直言告诫,他对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告诉子夏,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去做小人式的儒者,等等。 可见孔子对于学生教育的良苦用心,对于仁德追求的不懈努力,值得我们后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去反省自我。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七周 |
姓 名 |
龙玉琪 |
学习时间 |
2024.4.17 |
学习内容 |
《论语》雍也篇 |
孔子在本章中高度的赞许了颜回的好学和他的心性修养。颜回的好学不仅仅指他爱好学习,还包括他不迁怒、不贰过的心性修养。自己有了过失而不反省修正,反而怨恨别人,就是迁怒,是人所共有的逃避心理。对自己同样的过错照旧再犯而不思改正,或者对他人犯过的过失不加借鉴,自己也犯,是为贰过,这同样是人所常犯的。但颜回却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可见他的德行、涵养极深。而他能有此德性涵养,是和他的好学分不开的。 孔子以“仁爱”为出发点,提出了“君子周急不继富”的观点。在他看来,最需要帮助的人是那些穷人,而不是那些富人。当你接济穷人的时候,就好比是“雪中送炭”,救人于危难之间,能真正起到作用。 仁者,最重要便是内心的修养。颜回好学笃道,用心求仁。在孔子弟子中,他是最接近“仁”这种至高至大境界的。对此,朱熹解释道,“仁者,心之德。心不违仁者,无私欲而有其德也。”也就是说,要达到仁,首先就得用坚强的意志,克制住自己的私欲,即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 颜回之乐不在物质,在他的志向、追求,他的使命感。只要人有志向,则内心强大,一切自足,超越贫富,不为外物所移。物质的富有是一件美妙的事,内心的富有更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内心的富有是什么?是志向,颜回的志向,是实践老师的学说,创造理想社会。如果自己没有机会实践,就传播老师的学说,以待后人。 读书不是为了文凭和发财,而是为了成为一个会思考,有温度,懂情趣的人。读书不一定就能功成名就,鹏程万里,但至少能让你,出言有尺,做事有余,说话有德,嬉闹有度。” 当下是否贫穷这不重要,更不能因为贫穷而影响了自己的快乐。人生无财务自由,过分追求物质只会给自己带来无边的痛苦。唯有志向、使命感,能带来内心强大的快乐。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七周 |
姓 名 |
吕丝绸 |
学习时间 |
2024.4.17 |
学习内容 |
《论语》雍也篇 |
《论语雍也篇》是《论语》中一篇重要的篇章,它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智慧和思考,以及他们对人性和社会的理解。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启示,让我对人生、道德、教育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我认为孔子的教育理念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强调了“因材施教”,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应该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有利于教育事业的进步。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差异,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成长。 其次,孔子的“仁爱”思想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推崇的。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多次强调了“爱人”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关爱。这种思想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一种人性化的表现。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尊重和关心他人,让社会更加温暖和美好。 再次,孔子的“知行合一”思想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强调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认为只有真正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才能做好它。这种思想不仅是一种对工作的态度,也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实践和行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我认为《论语雍也篇》中的一些具体内容也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例如,孔子强调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不应该追求完全的一致性。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更加开放和包容,尊重不同的文化和思想,让社会更加多元化和和谐。又如,孔子强调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习和思考的结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总之,《论语雍也篇》给我带来了很多深刻的启示和影响。我相信这些启示和影响将会在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论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七周 |
姓 名 |
孙婕芸 |
学习时间 |
2024.4.17 |
学习内容 |
《论语》雍也篇 |
标题中的“雍也”即冉雍。事实上,在整篇三十个对话中,孔子与冉雍的对话只出现了三次。在翻阅其他以人名为题的篇章后,我发现情况大抵相同。不知道这些孔门弟子编着的时候都有些什么考虑,莫非内容是按着思想结构来编排的,而篇名则是选取了几个孔门圣贤的名字以表示致敬呢? 在这一篇章中,除了冉雍之外,颜渊的名字也出现了三次。孔子认为颜渊贤、仁、好学不倦。我们不妨看看他是怎么说颜回的吧: 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上述三句均引自《论语之雍也篇》 光是凭这三句话,颜回仁善豁达的形象就已跃然纸上了。我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达到“一箪食,一瓢饮,居于陋巷而不忧”的精神境界。可现在,我还不时地为一些小事烦恼,甚至辗转难眠。不过,我相信这样的日子终会过去。 通过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我们可以知道他是十分喜爱颜回的。像颜回这样“圣父”型的人,爱他的人自然不会少的。 我们再来看看孔子教导学生的不同方式吧。孔子对颜回的三次表扬,我之前已说过。可以说,颜回是孔子最放心的学生了,可惜英年早逝。孔子对这个学生从来没有重话;而对于有些“危险”学生,他则会直言告诫,指出对方的缺点。比如,孔子这么对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看样子,子夏有游走于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可能性,德行尚不稳固,孔子对其担心,所以如此教导他。 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对子夏再了解一番,于是在论语之八佾篇里找到了这么一段对话: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翻译起来就是:子夏问:“‘笑起来很美丽,眼睛动起来则顾盼生辉;然后再打扮一下可堪称绝色。’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先有优质的画材才能作出好画。”子夏醒悟过来,回道:“这么说来,先有仁义,才谈得上礼仪了?”孔子很高兴:“你啊真是给了我启发,看样子是该和你讨论诗经了。” 我的感受是:子夏是个悟性极高,反应极快的人,连孔子都要忍不住大声夸赞他了。联系前面那段话,我感觉出一些孔子告诫子夏的用意。子夏有天赋,极聪明,必受到来自各方的夸赞,扑面而来的诱惑也更多,可能会忽略在德行上下工夫。我猜测孔子是怕子夏失于德行,误入歧途,才告诫他要做君子儒,而不要变成小人儒。孔子这番话,也真是用心良苦啊。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七周 |
姓 名 |
谭欣瑶 |
学习时间 |
2024.4.17 |
学习内容 |
《论语》雍也篇 |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千百年来一直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雍也篇”虽篇幅不长,却包含了深刻的道理和丰富的人生智慧。在学习“雍也篇”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内涵之丰富,对于如何做人、如何处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雍也篇”主要讲述了孔子与弟子冉雍的对话,其中涉及了仁、义、礼、智等儒家核心思想。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白了这些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提醒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尊重他人,不要强加自己的意愿给别人,这是人际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一条准则。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于 “雍也篇”中提到的“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深感赞同。我认为,这不仅是对个人学习的要求,更是对人生态度的鞭策。君子应当广泛学习各种知识,同时也要用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此外,“ 雍也篇”还提到了“中庸之道”,即做事要恰到好处,不偏不倚。这让我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走向极端,忽视.了平衡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我学会了在处理问题时更加冷静客观,避免了因冲动而做出不理智的决定。 通过学习“雍也篇”,我更加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智慧。这些思想不仅是对古代社会的总结,更是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将这些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能够在生活中不断进步,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品德的人。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论语》等儒家经典,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智慧。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这些思想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我相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七周 |
姓 名 |
魏尔淳 |
学习时间 |
2024.4.17 |
学习内容 |
《论语》雍也篇 |
本次培训的是《论语》的雍也篇,论语·雍也篇是《论语》中的一个章节,共包括30章,该篇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其中著名文句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敬鬼神而远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本篇里有数章谈到颜回,孔子对他的评价甚高。此外,本篇还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在第一章,我学习到了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这里孔子是说可以让冉雍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在《先进》篇里,孔子将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学科“德行”之内,认为他已经具备为官的基本条件。这是孔子实行他的“学而优则仕”这一教育方针的典型事例。在第四章中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这是从儒家“仁爱”思想出发的。孔子的“爱人”学说,并不是狭隘的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他又认为,周济的只是穷人而不是富人,应当“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种思想符合于人道主义。而且孔子认为,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在于自己应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会受到重用。在第十四章中孔子极为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他问子游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对举贤才的重视。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都重视接纳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他们治国安邦的有用之才,这是出于政治和国务活动的需要。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七周 |
姓 名 |
文 艺 |
学习时间 |
2024.4.17 |
学习内容 |
《论语》雍也篇 |
读论语真的可以使人宁静,学习几次下来,内心安宁了不少,看起来也有点感觉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叹道,颜回真是贤德的人啊!一天就吃箪饭,喝一瓢水,住在很窄小挤破的破房子里。换个人早就不胜忧愁苦闷,颜回却仍然不改其乐。孔子对他,也是非常佩服和尊重的,每次提到,方方面面,都赞叹不已。安贫乐道,是儒家的价值观。贫穷不是一件乐事,却能内心强大,安心静气,不改自己的原则,不改自己的追求,不改自己的计划和节奏,不影响内心的安定和快乐,这就是修养了。这确实刷新了我的认知,要是我,定要把房子整葺一番才能安心学习,卫生处理干净,否则都学不踏实。前几年朋友接触到直销行业,非常吸引人的一个点就是“财务自由”,因为我们总是在物质上追求安全感,追求“财务自由”,今天看来,“财务自由”是个伪命题,财务无自由。唯有志向、使命感,能带来内心强大的快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几句话早就耳闻,就是不太理解内在意思,今分享给大家。我们连起来看,“知者乐水,知者动,知者乐”。水是动的,知者乐意运用他的才智,贡献给社会,像水流一样不停息,他做起事来,剖决如流,也像流水一样畅快。知者得志,得用,有成就感,所以他乐此不彼,他很快乐。再看“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山是万民所瞻仰,所谓高山仰止。山中草木生长,飞鸟走兽栖息,为人们提供各种资源,而且出云道风,立于天地之间,所以古人对山是非常的崇敬。仁者安于义,不动如山,而厚德载物,所以仁者静。静而安之,故仁者多得长寿。用今天的话说,知者成就自己,仁者成就他人。知者是精英,仁者是平台。知者动而乐,仁者静而受。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七周 |
姓 名 |
徐微 |
学习时间 |
2024.4.17 |
学习内容 |
《论语》雍也篇 |
读完《论语》,我的心中充满着一种淡淡的感动,因为《论语》总是用最简单的话语告诉我们真正的道理,让我们的心灵归于平静之中。读完了《雍也篇》,也令我从中获益匪浅。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但是,最令人感动的永远都是最为简单而真挚的东西。 《论语·雍也》中最令我感受深刻的是孔子对于颜回所作的3次评价话语。可以说,孔子弟子凡三千,有名者七十有二,但孔子首推颜回,从这三句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窥看一二。 第一句是: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从这一句,我们就能看出颜回的好学不倦,孔子的弟子三千,一定不乏勤奋好学者,孔子却说颜回死后再也没有好学者了,可见颜回品德是勤奋好学,而且在失败时不会迁怒于人,只会从自己身上找差距,而不是为自己的过错和失败找出无数的借口和退路,并且他在求学的过程中不犯重复的错误,这样才是真正的求学态度,只有不迁怒,不贰过,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成就大事业。 第二句是: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样看来,颜回不但勤奋好学,而且不为生活艰苦所困,是一个大贤者。他即使居住在简陋的地方,食物仅可以勉强果腹,对于这种情况一般人是无法承受的,但颜回却自得其乐,悠哉游哉,真正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不以物质的贫乏为意。 人不堪其忧,所有人都会被此困扰,为自己所处的情况所抱怨的时候,而颜回从来不改变他那种乐观的态度,所以孔子才会说贤者回也,又感叹一声这才是真正的贤德。因为这是在什么样的物质环境下都不改变心境的那种坦然和安宁。在现今时代,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尽管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了,但是又有谁能够真正做到如同颜回一般的安贫乐道呢? 第三句是: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仁爱是儒学的核心精神,而这句话正是孔子对于颜回的仁爱给予的高度肯定,这句话的意思是“颜回这个人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保持这样”。即使在艰苦的日子里,他依然奉行着孔子的教导,并且“其心三月不违仁”。从此,我想到了世上的事情难就难在这“恒心”二字。换句话说,叫做“贵在坚持”。世上事几乎无不适应这一规律。而仁心的修养也不例外。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读《论语》就如同是与圣人在对话。其实圣贤的价值就在于千古之前,他们那些有价值的人生经验可以穿越千年的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他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七周 |
姓 名 |
杨小菲 |
学习时间 |
2024.4.17 |
学习内容 |
《论语》雍也篇 |
做一个领导人“居敬而行简”,如果对一件事(处事),对一个人(待人),都是敬重的心理,事情自然就可以简化,就对了。内心的精神,没有尊重这件事情,没有重视行政组织,没有“敬业”的心理,只是满不在子,以此来标榜简化,以简化的目的来实行简化,就变成一种权术、一种手段,就不是政治的道德,这样就未免过分简化。 还要注意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上位的人,爱好一件事或一种动作,标榜一李或提倡某一点,下面的人就群起效聲,做得更热烈、更过火了。 颜回足为人师的学问德业在哪里呢?“不迁怒,不或过”“迁怒”,就是脾气会乱发,我们都有迁怒的经验。“贰过”,第一次犯了过错,第二次又犯。 “作田难左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行人望暗农望雨,采桑娘子望阴天。”,作天都难作,何况做人。所以一个人为朋友效力,受人埋怨,是难免的。尤其当领导的人,受人物议,买是必然。所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填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包含了要我们效法天地广大包容的气度。 “求人须求大文夫,济人须济急时无”,孔子说“君子周急不继富”,已经有了的人,就不必再给他了。 你不管做不做得成功,只要你肯立志,坚决的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这便是真正的努力。现在你自己划了一个界限,还没开步走就先认为自己过不去,这不是自甘堕落吗? 孟之反善于立身自处,所以孔子标榜他不矜不伐。“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 读书不要读死书,要把书读活了,读《论语》是要懂得如何做人做事,我们念古书,并不是退回去做古代的人,主要的是要懂得如何 做今天的人。人一定要走上正路的,走邪门,行左道,终归曲折而难有结果。人一定要有做人的标准。 “质胜文则野”,完全顺着原始人的本质那样发展,文化浅薄,则流于落后、野查。“文胜质则史”,文如胜过质,没有保持人的本质。后天文化的燕陶与人性本有的敦厚、原始的朴素气质互相均衡了,那才是君子之人。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七周 |
姓 名 |
张帆 |
学习时间 |
2024.4.17 |
学习内容 |
《论语》雍也篇 |
《论语》作为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雍也篇是孔子对于修身养性和实践指导的重要论述。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学习《论语》的重要性,特别是雍也篇对于个人修养和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在这篇学习心得中,我将分享我对雍也篇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幼儿园教育的实践经验。 一、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雍也篇中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孔子提出了许多关于修身的观点和方法,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不器”等。这些论述指导着我们如何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二、实践指导的启示 除了对修身的论述,雍也篇还提供了实践指导的启示。孔子在篇中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如“子不语怪、力、乱、神”、“不逆诈”等。这些指导原则告诉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行动,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 三、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将雍也篇的教义应用于实际的教育实践中。首先,我注重培养幼儿的品德修养,通过教育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宽容包容、诚实守信。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让他们学会合作、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 雍也篇中提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启示着我们要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中,我注重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自我反省和改进。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让幼儿逐步成长为自信、独立的个体。 五、倡导和谐相处与善待他人 雍也篇中提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告诉我们要善待他人、理解他人。在幼儿园教育中,我鼓励幼儿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他们的友善和包容心。通过各种合作活动和小组讨论,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雍也篇中提到“不逆诈”,这启示我们要诚实待人、真诚相待。在幼儿园教育中,我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创意活动和自由探究,让幼儿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享受学习的乐趣。 七、结合家庭教育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雍也篇中提到“不知人”,这启示我们要多了解他人,包括家长、同事和社区成员。在幼儿园教育中,我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让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得到全面的教育和关爱。 通过学习《论语》雍也篇,我深刻认识到修身养性和实践指导对于个人修养和教育实践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将结合雍也篇的教义,注重培养幼儿的品德修养、实践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十周 |
姓 名 |
张茗茗 |
学习时间 |
2024.5.22 |
学习内容 |
《论语》 |
本篇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孔子认为尧作为国家君主,真是伟大,只有尧能效法于上天。他的恩惠真是广博呀!百姓简直不知道该怎样来称赞他。他创建的功绩,真是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真是灿烂美好。 他一连用了几个赞美之辞对尧进行称颂。在孔子的眼中,帝尧的德行深厚、广博。在人民面前,他有着广泛的爱、深厚的爱,这种大爱是无私的。帝尧的德行不仅顺应天道,建立了礼仪制度以及文化体制等,更是开启了中华的文明史,其功绩足以彪炳千秋,这也是孔子及其弟子想要实现的终极理想。 尧是孔子最崇拜的伟大政治家,是他心目中最完美的君主。在孔子看来,尧身上具备了君主所应具有的所有美德。这些被孔子高度赞誉的美德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首先是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言下之意,尧是依照天道来治理天下的。天道可以视为自然规律,以及人类社会规律。尧能够把握这种规律,自然而然把它运用到天下治理上,造就上下同心,万民同德,社会和谐的太平盛世。另外,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天道涵盖了仁、义、礼、智、信等政治理念,是教化天下,成就千秋功德的根本准则。尧行天道,就是推行仁道讲信修睦,天下为公,实现世界大同。 所谓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意思是说他的恩德是那样广大,百姓们都不知道该如何赞美他。能做到这一点,说明尧有着深厚、广博的仁爱之念,懂得爱护自己的下属和子民,并给民众带来无尽的福祉,所以才能赢得下属与人民的拥护与爱戴。孔子认为,尧的思想已经达到了与天地齐辉的境界,他的恩德就像上天一样能够覆盖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使每个人都感受到恩惠。 而巍巍乎,其有成功也,说的是尧的丰功伟绩,就像巍巍高山一样。尧在位时,勤勤恳恳地为人民办事,认认真真地治理国家,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过上富裕的生活。为此,他招贤纳才,并给他们分配合适的职务,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由于用人得力,措施得当,各项事业都兴旺发达起来,全国上下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当时的社会,人人安居乐业,家家相亲相爱,一派和乐安美。达成天下大治的不朽功业,充分显示了尧非凡的才能。更为重要的是,尧还制定出完善的礼仪制度,这一制度后来被周公发扬光大,就是备受孔子赞誉的周礼。孔子一生追求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要继承和恢复的就是这个光辉礼制。 一个优秀的人,不但要有着较高的德行修养,还要有着过人的能力才行。也就是说,要德才兼备,才能称得上是名出色的人。一个有德无才的人,并不容易服众。而且,他的能力还得全面,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只有成为“不器”之才,才能称得上优秀,彰显出个人魅力。 尧是孔子心中最完美的政治领袖和人才,他不厌其烦地讲述着他的美德和功绩,目的是为后世寻找一个可以效法的榜样。同时,他对尧治国策略的阐述,也为后世管理国家提供了绝好的范本。 而我们,也有幸瞻仰这两者的卓越风姿,窥探如何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因此,今后我会继续努力成长、学习。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十一周 |
姓 名 |
赵洁 |
学习时间 |
2024.5.22 |
学习内容 |
《论语》 |
孔子,是唯一能让炎黄子孙天下归心的集结号,是中华儿女血气相通的文化脐带,是中国社会核心价值的定盘星,是中华民族的床前明月。青史不泯,经典不老。中国是《诗经》的故乡、《论语》的讲坛,我们应该高声吟诵民族的经典,就像基督徒读《圣经》、穆斯林背《古兰经》。一个心中没有神圣的民族是没有尊严的民族,一个不珍视自己经典的民族是没有力量的民族。如果我们连自己的先贤都不敢礼敬,还能有怎样的文化自信与自豪?一个民族不能退让到连自己情感底线都守不住的地步!揣一本《论语》在胸口,人在长河中行进,心在长天里漂洗。累了困了,寂寞了失落了,愁眼遥望尼山月,心便打烊回家了。回头看月,淡云轻拂,那玉盘上分明写着四个字:光而不耀。传身教、因材施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世界文化激荡的洪流中,是壮大自己的文化力量、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还是被文化洪流冲刷、甚或遭受涤荡淹没之灾,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场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严峻考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文明精华,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独树一帜。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纵贯5000多年,形成了以万物一体的宇宙观念、刚健有为的人文精神、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崇德尚群的伦理规范、协和万邦的天下意识为主要内涵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征着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促进中华文明传承不绝、演进发展。二十大报告: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十一周 |
姓 名 |
白婷婷 |
学习时间 |
2024.5.22 |
学习内容 |
《论语》子罕篇 |
在浩瀚如海的中华文化中,《论语》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道德和行为指南。而《子罕篇》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更是集中展现了孔子对于人生、道德和政治等方面的深刻见解。在此,我愿分享自己阅读《论语·子罕篇》后的心得体会,以期能够引起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关注。 我的目标是通过对《子罕篇》的解读,探讨其内在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而反思自身的行为和修养。我深信,通过阅读这部经典之作,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在我看来,《子罕篇》强调了孔子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认识。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物质财富的积累,更在于精神世界的充实和提升。他提倡“仁”的思想,即关爱他人、尊重生命、追求和谐共处。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他人的需要,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子罕篇》中,孔子还提到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品格高尚,言行一致,具备崇高的道德风范;而小人则自私自利,言行不一,缺乏道德约束。这一思想启示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努力成为具备高尚品德的君子。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身边的小人行径,避免受其影响而误入歧途。 此外,《子罕篇》还涉及到政治理念。孔子认为,为政者应具备仁爱之心,关注民众福祉,实行仁政。这一思想对于现代政治建设仍具有启示意义。我们应该倡导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关注民生问题,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实际生活中,我也努力践行《子罕篇》中的思想。比如,在与他人相处时,我尽量做到关爱和尊重,以诚待人,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我注重团队合作,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这些实践让我深切体会到《子罕篇》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 《论语·子罕篇》是一部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学习的经典之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指导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和坚定。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深入学习《论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同时,我也期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的行列中来,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十一周 |
姓 名 |
李锦 |
学习时间 |
2024.5.22 |
学习内容 |
《论语》 |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读懂《论语》,本非易事。推荐《论语》自然是件纠结的事。从自身看,这本书我从小读、常常读,偶有所得所悟,然而所思所惑也越来越多。关于《论语》的推荐,大师们的论点已足够深刻。 梁启超先生说:“苟无孔子,则中国当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钱穆先生劝人读《论语》:“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最近看了《典籍里的中国》,换一个角度更直观地走近孔子与他的学生。孔子带着一众弟子历经磨难的周游之路:孔子到卫国推行仁政德治,未能如愿;过匡地,随时可能被人当成恶人误杀;在宋国大树下习礼,司马桓魋派人砍树欲杀之;满怀希望去往楚国,等来的却是楚君薨的噩耗……纵是圣人,也“累累若丧家之狗”。当年迈的孔子泪流满面地呼唤颜回、仲由的名字时,“朝闻道,夕死可矣”在脑海里激荡,内心久久不能平复。这一刻,物质的贫乏与精神的高尚,已不需语言渲染。幼时读论语,只为背诵。少时学论语,是为应试。 青年读论语,也为修心。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寂寞时,告诉自己“德不孤,必有邻”。当看到非正义行为而问本心时,想想“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人的一生也总有困惑、懊悔,停滞不前时再看“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是孔门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生命是有限的,物质终将消弭在历史的尘埃里,然而闪耀的思想在时空熠熠生辉。20世纪80年代末,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约法国巴黎,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十一周 |
姓 名 |
伊茗 |
学习时间 |
2024.5.22 |
学习内容 |
《论语》第九章 |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孔子用两个比喻来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求学。这里说『譬如为山』,要做一座山,堆成一个山,我们要累土,一点一点的去累积。如果是还没累到成山之前还差一篑就累成了,但是我们止了,『未成一篑』,就差一篑还没成,没成功,我们就止住了,这一止就不能成功,所谓功亏一篑。像做好事,需要矢志不渝的做下去,立定志向、目标,就一直做下去,不成功、不达到目的,我们不能停止。要停止,不能埋怨别人,自己不停止,谁也不能让你停止。 『譬如平地』,平地有坑坑洼洼的,有地上的这些洞,要把它平整。『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覆」就是再填下去,再填一篑土,「进」就是你要再进一步,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这个成功也跟别人不相干,是自己肯下努力,肯用功得到的结果,所以「吾往也」。往,是我所下的努力,所以成功与否都在于自己,自己只要肯去做,没有说达不到目的的。 孔子用这个比喻,不是真正让我们去为山、去平地,是用这个比喻,泛指很多事情,我们为学,求道,做好事都是要用这种精神,乃至读一本书,上一堂课,小事都要如此。我们以学问增长来讲,学问天天累积就能增长,不能够今天学够了,就不再学,便是停止。止,往往是功亏一篑。特别是学圣贤之道,古人讲得好,「三日不读圣贤书,则面目全非」。现在不用三日,一日不读圣贤书,一日不听圣贤教诲,肯定也是面目全非。至少我自己是这样,所以天天都不能间断,所谓学无止境。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十一周 |
姓 名 |
李幸 |
学习时间 |
2024.5.22 |
学习内容 |
论语 |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子罕篇是《论语》中的一篇,主要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理念。以下是对子罕篇每章节的学习心得,旨在提炼其核心思想,并以结构化的方式呈现: 君子不器,孔子强调君子不应局限于某一特定技能或角色,而应具备全面的素养和适应多种环境的能力。这一章教导我们,作为现代人,应该追求全面发展,不仅要有专业技能,还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和高尚的品德,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区分了君子和小人的价值观差异,指出君子追求的是道德和正义,而小人则只关注个人利益。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追求正义和公平,而不是仅仅为了个人利益而行动。这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描述了君子和小人在心态上的不同,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则常常忧虑不安。这一章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坦然自若,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实现个人成长。 通过对《论语》子罕篇的学习,我们可以汲取古人的智慧,将其应用于现代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贡献。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九周 |
姓 名 |
王鑫 |
学习时间 |
2024.5.22 |
学习内容 |
《论语·子罕篇》 |
今天,我学习了《论语·子罕篇》,心里真是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这些古老的智慧给了我不少启示,让我对怎么教好小朋友们有了新的想法。书里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话让我想到,教小朋友不能光是灌输知识,关键是要让他们真心喜欢上学习。我们应该设计些好玩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现知识的乐趣,这样,学习就成了他们的主动追求,而不是负担。就像带着他们一起做科学小实验,看他们眼睛里闪烁的好奇和兴奋,那才是最宝贵的。 还有句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让我想到要培养孩子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幼儿园里,我们得适度设置一些小挑战,比如让他们自己完成一个小手工,哪怕开始做得不好,也要鼓励他们别放弃,一次次尝试。这样的过程,能让孩子们学会面对困难不退缩,慢慢成长为能经受风雨的小树苗。 最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再次强调了在教育中尊重和平等的重要性。作为幼师,我们应当以身作则,用爱心、耐心和理解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求,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孩子们学会相互理解和尊重,为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子罕篇》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育不仅是教知识,更是培养兴趣、性格和品德的过程。我要做的是,用心去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引导他们快乐成长,让他们在爱与自由中,慢慢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这部儒家经典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也深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哲学,对于指导我们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实践“以德育人”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丰富了我的教育理念,也为我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它教会我要用心去感知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用智慧和爱心去引导他们成长,让传统智慧在现代教育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
《论语》子罕篇心得
部门:幼儿园奚维娜
本周我们共同学习了《论语子罕篇》,本篇共三十一章,从各个方面记述了孔子的德行,除了孔子本人的言论,也多有他人对孔子的评说。虽然内容丰富,孔子的政治理想、为人、学识等都有所涉及,不过细加寻绎,还是能看到本篇最核心的内容则是如何在一个变化万端的社会中安身立命的问题。孔子重视把握人类发展规律,并严格掌控自我以适应客观规律,正是这样,他始终保持着高昂的人生态度,也正是这样,才使得他的言行能够超越内在的思想局限,而对后人久远地发生影响。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在学习了《论语子罕篇》后,我深刻理解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道理。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天性和现有的发展水平。我们不能因为孩子不懂某些知识或技能就轻视他们,相反,我们应该接纳他们的不足,鼓励他们去探索和学习。只有了解自己的无知,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幼儿园,我们常常可以向孩子们学习。他们的纯真、好奇心和对世界的好奇心让我深受启发。同时,我也可以从同事们那里得到很多启示,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给我很多建议和帮助。这些都是我成长的重要资源。“不患人不知,而患不己足”这句话让我认识到,我们不应该过于关注他人的评价,而应该关注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在幼儿园工作中,我们会时常因为家长的评价或者同事的建议而感到困惑或者压力。但是,当我意识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开始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位孩子。《论语》中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谚语让我明白了终身学习的意义。作为一名幼儿园工作者,我们不仅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还要善于观察和倾听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通过学习《论语·子罕篇》,我对教育和幼儿成长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我将把这些智慧应用到我的工作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工作者。同时,我也希望把这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同事们,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去学习和成长。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十一周 |
姓 名 |
邢婷婷 |
学习时间 |
2024.5.22 |
学习内容 |
《论语》子罕篇 |
经过本次小组学习《论语》中的子罕篇,我们收获颇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感这些古代智慧对指导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子罕篇是《论语》中的一篇,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及他们对于道德、教育、为政等方面的深刻见解。这些观点对于提升我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子罕篇让我更加明白了教育的目的。孔子强调,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使我意识到,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我们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同理心、责任心和合作精神。 其次,子罕篇中的教育思想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这让我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需要根据他们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孩子们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鼓励,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此外,子罕篇还强调了教师的榜样作用。孔子认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这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做到言行一致,为孩子们树立榜样。 总之,通过学习子罕篇,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代智慧的博大精深。这些智慧不仅为我指明了教育的方向,也为我提供了改进教学方法的灵感。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先进的知识理论,让自己不断向前,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十一周 |
姓 名 |
张梦凡 |
学习时间 |
2024.5.22 |
学习内容 |
《论语》 |
子罕篇中的内容虽然简短,但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通过学习,我对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比如,“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志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自身也需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和崇高的师德风范,以自身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毕竟,《论语》作为一部古代经典,其语言和文化背景与现代有着较大的差异。为了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文献,与同事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增长了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作为幼儿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幼儿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起点,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孩子们的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论语》子罕篇后,我对自己的教育实践也有了新的思考和反思。我发现,在过去的教学中,我有时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和情感体验。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孩子们的个性化需求,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选择,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同时,我也将更加注重与孩子们的沟通和互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我还将积极运用《论语》中所蕴含的教育智慧来指导我的教育实践。比如,我将尝试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贯穿到教学中,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同时,我也将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和领域。 这次学习《论语》子罕篇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我深感自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孩子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学习《论语》子罕篇让我对幼儿教育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将以这次学习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关注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共同推动中国教育的繁荣和发展。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十一周 |
姓 名 |
拓姣姣 |
学习时间 |
2024.5.22 |
学习内容 |
《论语》子罕篇 |
子罕篇的故事告诉我们,修身立德并不难,难的是一时的诱惑与一生的坚持。人的本性不是贪婪,更不是贪得无厌,生活在现代,各种诱惑纷至沓来,若经不起、挡不住一时的物欲诱惑,丧失的不只是名节,更是一个人一辈子所坚持的宝贵品质和高尚情操付之东流。因此,我们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经得起考验,扛得住打击,道路越是坎坷崎岖,步伐越是稳健从容,打击越是频繁沉重,斗志越是高昂激越。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子罕的清廉、律己和爱民的精神,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忠实拥护、毅然决然地选择跟党走,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的法宝。 但我最钟情的句子却是一句不起眼的——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 执御乎? 执射乎?吾执御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达巷这个地方的人说孔子博学多才,却无专长。有嘲讽孔子,其实是大而无当,并无真才实学的意思。听了这个话以后,孔子对弟子说:“我有什么专长呢? 是射箭呢?还是驾驶马车呢?就算是驾驶车马吧。” 孔子最大的才能显然不是驾驶车马可是为什么他要这样贬低自己呢。把自己从一个大学士贬为一个马夫。这显然是有隐情的。南怀瑾先生对此的理解是,驾驶马车,寓意孔子想做引领时代的先锋。我的理解倒是有些不同。我觉得孔子可能并没有那么多深意。因为我们知道孔子年少的时候从事过很多低贱的.工作,包括当马夫。因此跟射箭比起来,他可能更擅长驾驶马车。但是为什么他不说自己擅长文学呢。我觉得他故意用自嘲的口吻风趣幽默地来回应达巷党人的质疑。对于达巷党人的刁难,孔子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忧心忡忡,他也不屑于跟无知者去辩论。但他又不能对自己的*谤置之不理。因此,他用这种幽默风趣的自嘲方式反击对方,既显示了自己的大度,又自证了清白,可谓是高明呀。此时,一个优雅、淡定且不失风趣的儒雅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孔子的形象在我心目中瞬间变得鲜活可爱起来了。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十一周 |
姓名 |
赵菊 |
学习时间 |
2024.5.22 |
学习内容 |
《论语》子罕篇第九 |
我深入研读了《论语》中的子罕篇,对于这一经典篇章中所蕴含的深厚思想,我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始终抱着虔诚的心态,希望能够通过学习,领悟到先贤的智慧,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修养。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要全面把握子罕篇的主旨,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我深知,这一目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实践。 对于子罕篇的主题,我认为它主要探讨了君子的品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其中,我最为感动的是孔子对于“仁”的阐述。他强调,仁不仅仅是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内在的品德修养。只有内心充满仁爱,才能真正做到待人以诚,行事以善。 通过子罕篇的学习,我对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我认为,这五常之道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社会所缺失的一种道德观念。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利益冲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回归儒家思想,坚守五常之道,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 在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有些章句晦涩难懂,需要我反复琢磨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但是,正是这些困难促使我更加深入地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为了支持我的观点,我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在子罕篇中,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它告诉我们,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也不能放弃自己的志向和信念。只有坚守自己的初心和理想,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我想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达我的学习心得。子罕篇的学习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他的智慧和教诲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念。 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深入学习儒家思想,将子罕篇中所蕴含的智慧应用到我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懈奋斗。 |
论语 《尧曰》 读后感
Hannah
作为一名幼儿园英语老师,当我深入阅读《论语》中的“尧曰”篇时,我获得了许多与教育和人生哲学相关的深刻启示。以下是我对这篇经典的读后感:
首先,“尧曰”篇中尧、舜、禹等古代圣君的言行,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深远意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意识到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品质和道德观念。正如孔子所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我们应该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天命观、礼仪观和言语观,让他们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
在幼儿园英语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尧曰”篇中的教育理念,将德育融入英语教学之中。例如,在教授英语单词和句子时,我们可以结合相关的道德故事或寓言,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道德知识。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实践道德行为,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习惯。
其次,“尧曰”篇中的政治理念和治理哲学,也让我对教育管理和团队协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孔子在篇末提到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等观点,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协作,与同事们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尧曰”篇中的智慧箴言和人生哲理,也让我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反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我们应该关注教育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总之,《论语》中的“尧曰”篇为我提供了许多与教育相关的深刻启示和感悟。作为一名幼儿园英语老师,我将以这些启示为指导,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语—尧日》心得感悟
《论语尧日篇》是《论语》 中的一篇,内容以尧、舜、禹等上古圣王的言行教诲为主,通过他们的智慧之言,向我们展示了古人对于治理国家、修身齐家、待人接物的深刻见解。读此篇,我深感古人智慧之深远,同时也在思考这些智慧对于我们现代人的启示。
在尧日篇中,我最为触动的是关于君子的论述。文中提到,君子不忧愁、不恐惧。这并非说君子没有情感,而是因为他们内心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道德观念,所以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挑战。这种境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是极具启发性的。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因为各种琐事而忧虑、不安,而如果我们能够像君子一样,坚守内心的信念和道德准则,那么我们也能够像他们一样,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保持冷静和从容。
此外,尧日篇中对于为政之道的论述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提到,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要重视民生、选拔贤能、治理盗贼。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是治理国家的关键所在。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国家的治理方式和手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基本的治理原则依然是适用的。我们应该注重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选拔有才能的人才为国家服务,同时也要加强对于犯罪行为的打击和治理。
在阅读《论语尧日篇》的过程中,我还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文中多次提到"慎终追远’,强调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这种对于道德修养的追求,不仅对于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于社会的和谐
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论语尧日篇》,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人智慧的博大精深。这些智慧不仅对于我们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智慧,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治理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姓名:张妍
时间:2024.5.23
学习《论语阳货》有感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时常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成长,如何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善良与智慧的种子。近日,我深入研读了《论语 阳货》篇,从中汲取了许多教育智慧,深受启发。《论语 阳货》中,孔子与阳货的对话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尊重与理解的重要性。阳货虽然与孔子的立场不同,但他依然对孔子的才华和观点表示了尊重。这种尊重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认可,更是对知识和智慧的尊重。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我同样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差异,让他们在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环境中自由成长。
孔子在与阳货的对话中,展现出了耐心与引导的智慧。他并没有因为阳货的观点与自己不同而轻视或忽视他,而是耐心地给予回答和解释。这让我意识到,在教育孩子们时,我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他们,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速度和方式也不尽相同,我需要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贴心的教育。此外,《论语 阳货》还让我认识到了“轻身外之物,强心灵之轻”的道理。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物质需求,更要注重他们的心灵成长。我们要引导他们学会放下一些不必要的物质追求,转而关注内心的充实和满足。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平静、豁达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都能保持坚强和自信。
《论语 阳货》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我也要努力培养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同时,我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总之,《论语 阳货》给我带来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和感悟。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将以更加尊重、理解、耐心和引导的态度去教育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我的引导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我也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谢思强
2024.5.23
读《论语·尧曰》有感
作为一位幼儿园老师,我在阅读这篇经典之作时,不禁感慨良多,对于教育、为人处世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首先,本章强调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道理。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教育孩子,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去影响孩子,让他们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诚实、学会善良。
其次,其中提到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让我对命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命运并非完全由天注定,而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去改变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导孩子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鼓励他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们明白,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再者,本章中的“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让我对人际交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幼儿园工作中,我们需要与孩子们、家长们以及同事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包容孩子们的缺点和不足,给予他们关爱和耐心。同时,我们也要保持诚信的品质,对孩子们负责、对家长们负责、对同事们负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喜爱、家长们的信任和同事们的尊重。
此外,《论语·尧曰》还提到了“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做人原则。这句话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保持谨慎和诚信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都要充满爱心和耐心。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仁爱之心,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这样,我们的孩子们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爱心的人。
最后,本篇让我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孩子们知识和技能,更要传承给他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让孩子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了解传统,让他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们才能成为有根有魂的中国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本章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将以这篇经典之作为指导,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教育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晨
2024.5.22
《论语》本原学习心得
藤信幼儿园:胡启龙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责任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然而,古老的《论语》却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责任意识的深刻启示。从家庭、职业、社会到个人修养,这些教导都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体现。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人成长的摇篮。《论语》中提到“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了家庭中的责任。在现代社会,这一教导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许多家庭都在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承担起抚养、教育和关爱子女的责任,子女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承担责任,尊敬父母,关爱家人。
在职场中,“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教导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根据自己的职业角色和地位,承担相应的责任。许多职场人士都在遵循这一原则,尽心尽力地履行职责,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他们还秉持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面对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弱势群体关爱等,“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的教导启示我们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问题,他们深入思考解决之道,付诸行动,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力量。
在个人修养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教导提醒我们要严于律己,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漫步在现代社会,我们发现《论语》中的责任意识无处不在。家庭、职业、社会和个人修养,每一个领域都在践行这些古老而宝贵的教导。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发扬《论语》中的责任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个人价值贡献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收获成长,也将收获幸福。
论语 《尧曰》篇 学习心得
小十一 杨晴
《论语·尧曰》中的“责无旁贷”一词,是对责任与担当的深刻诠释。在深入阅读并理解这一篇章之后,我深感其蕴含的智慧与力量,对个人的生活态度、职业选择以及社会责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从个人生活态度的角度来看,“责无旁贷”意味着我们应该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不逃避、不推诿。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而面对这些挑战和困难时,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其次,从职业选择的角度来看,“责无旁贷”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在职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敬业精神,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我们也应该勇于承担团队中的责任,为团队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取得成就,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责无旁贷”更是体现了我们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有的担当。在社会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利益,更要关注社会的整体利益。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发声,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总之,《论语·尧曰》中的“责无旁贷”一词,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一种要求,更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担当。通过深入理解这一词汇的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并在生活中不断践行这一理念,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进一步地,我认为“责无旁贷”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它要求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勇于面对并解决问题。这种精神状态能够激发我们的内在潜能,使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韧不拔,更加有力量去克服困难。
同时,“责无旁贷”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谦逊和敬畏之心。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地位、拥有何种能力,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论语·尧曰》是《论语》中的最后一章,主要记录了尧、舜、禹等古代圣贤的言论和行为,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深感这一章所传达的理念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这篇学习心得中,我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探讨《论语·尧曰》中的智慧如何指导我们在幼儿园教育中实现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目标。
首先,《论语·尧曰》强调了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尧、舜、禹等古代圣贤都是以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信任。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作为老师就是孩子们的领导者。我们的品德和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成长。因此,我们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孩子们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其次,《论语·尧曰》提到了领导者的智慧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尧、舜、禹等古代圣贤都具有非凡的智慧,他们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引导和鼓励。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孩子们的行为,用智慧去解决问题,用仁爱去关心他们,用勇气去面对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目标。
再次,《论语·尧曰》强调了领导者的才能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尧、舜、禹等古代圣贤都具有卓越的才能,他们能够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安定。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作为老师也要具备这些才能。我们要敬业爱岗,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我们要诚信待人,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我们要注重节俭,合理利用资源;我们要关爱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快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目标。
最后,《论语·尧曰》还提到了领导者的修养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尧、舜、禹等古代圣贤都具有高尚的修养,他们心怀仁爱、敬畏天地、尊重人民。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作为老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我们要有仁爱之心,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我们要有敬畏之心,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我们要有感恩之心,珍惜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目标。
综上所述,《论语·尧曰》中的智慧对于我们在幼儿园教育中实现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智慧、才能和修养,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目标,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论语·尧曰》中的智慧为指导,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付出更多的努力。我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伟大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论语》学习心得
买坤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在深入学习《论语·尧曰》之后,我深受启发,对教育教学以及自身修养都有了新的感悟和思考。
《论语·尧曰》篇虽然篇幅较短,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尧作为上古时期的圣王,其治国理念和品德风范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这段话体现了尧对舜的嘱托,强调了秉持中道、公正无私的重要性。这让我联想到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也应该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待每一个孩子,不偏爱、不歧视,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尊重。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这里提到的“宽、信、敏、公”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以宽厚的态度对待孩子,能够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喜爱;诚信对待孩子和家长,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可与托付;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需求和问题并有效解决,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做到公平公正,才能让孩子们心悦诚服,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性格和背景的孩子。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的孩子则较为内向安静。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个性差异而对他们有不同的对待方式,而是应该像尧和舜所倡导的那样,以一颗公正的心去引导和教育他们。对于那些活泼的孩子,我们要给予他们适当的释放精力的空间,同时引导他们学会遵守规则;对于内向的孩子,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逐渐打开心扉,勇敢地表达自己。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句话让我明白了解命运、遵循礼仪和理解他人言语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白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命运轨迹,我们的职责不是去强行改变他们,而是在尊重他们天性的基础上,给予恰当的引导和教育。同时,我们要以身作则,教导孩子们懂得礼仪规范,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倾听他们的话语,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幼儿园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孩子品德的培养。《论语·尧曰》中强调的“德”的重要性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孩子们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善良、诚实、勇敢、宽容等美好品质。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品质,通过点滴小事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
此外,《论语·尧曰》还让我认识到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我们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注重自身品德的修炼,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与同事和家长的相处中,我们也要遵循《论语·尧曰》中所倡导的原则。与同事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与家长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共同关心和教育孩子,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
总之,通过对《论语·尧曰》的学习,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这些理念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关爱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综合素质的未来公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断完善自己,以更好地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变化。
教育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让我们以《论语·尧曰》为指引,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为幼儿园教育事业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让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论语学习心得
本周学习了《论语》中的“尧曰”部分内容。本章记述了尧、舜、禹、商汤、武王以来历代先圣先王的遗训,中间或有脱落处,但基本意思清楚,含有儒家道统的意味。全章内容以天命和德政为本,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凝练总结。这样的政治有民主政治之自由宽大,而无后来君主专制的褊狭暴戾之弊。
感兴趣的选段为:孔子曰:“不知命①,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②,无以立也;不知言③,无以知人也。”
注释①知命:这里的命有天命和命限两种意义。天命是德,要求人以践行道德作为人生使命;命限也称命运,比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反映了客观条件对人的限制。知天命则知人之所当为,知命限则富贵穷达不能惑其志。②知礼:孔学所重者,首先是仁与礼。仁是人之为人的特征,也是人与人相处之道;礼则是人之行为规范,是人与人相处之迹。非仁则礼无所据,非礼则仁无所显,故孔子说“立于礼”。③知言:知言论之是非得失。人的思想观念都表达为言语,思想观念的失误必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所以要通过知言来知人。孟子有“知言养气”之说,当本于此。
译文: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一个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这个人。”
知命代表了人的精神超越,人不知命,则既不知道人之为人的道德使命,也不知道人当有的敬畏,断然难成君子。知礼即知道人在生活中所当遵循持守。知言则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内在精神,从而做出正确的抉择判断。此三者,对于君子的为人处世十分重要,故作为《论语》的最后一章。
《论语》集体学习——心得体会
在浩渺的中华文化长河中,我怀揣着一颗敬仰与求知的心,细读了这句意蕴深厚的箴言——“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张》,它用日月之食这一自然现象来比喻君子的过失,进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君子的过失,如同日食月食一样,虽显而易见,却能通过改过自新,重新赢得众人的尊敬和仰望。
我的读书目标,不仅仅是理解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更是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我希望通过这次阅读,能够更好地理解君子之道,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德有才、勇于改过的人。
对于“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这一观点,我深感赞同。在我看来,君子的过错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相反,它是成长和进步的契机。日月之食,虽然短暂地遮挡了它们的光辉,但并未改变它们本身的伟大和崇高。同样,君子的过错也只是暂时的瑕疵,只要他们能够正视错误、勇于改正,就能够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这种勇于面对和改正错误的态度,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重要标志。君子不同于小人,他们不会因为害怕丢面子或者受到指责而回避错误,而是会选择坦诚地面对、认真地改正。他们知道,只有通过不断地反省和修正,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君子的这种精神。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也难免会犯下一些错误。面对这些错误,我们不应该逃避或者掩盖,而应该勇敢地承认、深刻地反省、积极地改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当然,改正错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去正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它也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毅力,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但正是因为这种艰难和挑战,改正错误才显得更加珍贵和有意义。每一次的成功改正错误,都是对我们自身的一次提升和超越,都是对我们人生的一次丰富和升华。
除了改正错误外,我还认为君子之所以令人仰望,还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举止。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始终以德行为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们的言行举止都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温文尔雅的气质,这种气质不仅仅来自于外在的修养,更来自于内心的坚定和纯净。
在我看来,君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举止是相辅相成的。正是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够在外在行为上表现出一种从容和优雅;而正是因为他们在外在行为上始终保持着一种高尚的姿态,才能够更好地彰显出他们内心的道德品质。
通过深入学习这句话的内涵,我深刻体会到君子之道不仅仅是一种理想状态,更是一种可以通过努力和实践达到的境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这句话为座右铭,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同时,我也将积极传播这种君子之道,希望能够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结束这篇读书感言之际,我想再次强调“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这句话给予我的深刻启示。它让我明白,无论是谁都会犯错,但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正视错误、勇于改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同时,这句话也提醒我要时刻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成为一个有德有才、受人尊敬的君子。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秉持这种君子之道,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就一定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那个勇于面对错误、勇于改正、永远追求卓越的自己吧!
本次阅读虽然只是对“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这一句话的探讨,但它所蕴含的智慧却足够我深思和实践很长一段时间。每一次翻阅古籍、每一次品味古人的智慧,都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一次丰富和提升。我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保持这种学习和思考的热情,不断探求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来,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和传承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九周 |
姓 名 |
刘微 |
学习时间 |
2024.5.8 |
学习内容 |
《论语》 |
在《论语•述而篇》中有这样一句话:互乡难与言,童子见.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它的意思是一个童子得到孔子接见,而孔子的其他弟子感到疑惑。这时候孔子便讲别人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而来,便应当赞许它的干净。我认为孔子在此处更多的是对童子的赞许,时至今日,我仍认为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人。 追溯至三国时期,正当三分天下局势动荡之时,魏蜀吴均求贤若渴,在此环境之下,出现了《孙权劝学》的美传。而他劝学的对象就是曾有着号称“吴下阿蒙”的吕蒙。经孙权一番开导,吕蒙一改往日对兵书的不屑。整日沉溺其中,不出一年,江东便流传出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名句。自此吕蒙在江东步步高升,成为东吴的得力干将,相比吕蒙在蜀汉军营中却坐镇的一位无比狂傲的悍将—关云长。提起关羽,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勇猛与正义的化身。这自然是毫无疑问的,不得不说罗贯中塑造的这个形象正面感太强。掩盖了他部分缺点,关羽在书中有一句经典名言:狂徒,天下英雄闻我名,无不闻风丧胆。首先显而易见,确实不枉称为战神关羽。其次就出问题了,正是因为关羽的狂傲也为他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在关羽的眼中视天下英雄如草芥。在关羽攻打樊城之际,东吴派人夜袭荆州,而关羽不以为然,认为江东鼠辈何有如此谋略?可不久之后,荆襄九郡尽皆落入东吴之手,此次夜袭的将领便是吕蒙。关羽失去大本营后进退两难,实狼狈,加上自己箭伤未愈只得先撤。四处逃避之下走投无路便有了败走麦城的悲剧,而最后他的首级被东吴一名将领斩下。他的名字唤作吕蒙,吕子明。就是曾被称为吴下阿蒙的那位不起眼的白袍小将。 从关羽的失败和吕蒙的成功不难看出,时刻保持一颗谦逊的心与对他人的发展的肯定有多么的重要。 在现在这个时代,“躺平"与“摆烂”不会使你感到丝毫的舒适,因为周围的人、事物一切都在迅速地发展进步着。适应与居安思危才应该是我们的代名词。 早在几千年前,华夏祖先已经有了如此具实际意义的前卫思根。我们更应以发展的眼光对待万物。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九周 |
姓 名 |
钟雨倩 |
学习时间 |
2024.5.8 |
学习内容 |
《论语》 |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那么不复也。 意思是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几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了。由此我想到了“启发式”教学原那么源于此。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跃的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确立了主体教育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把主要精神和时间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在“导”字高低功夫,“精讲”上动脑筋,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心态之中,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上,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说英语让学生通过察看领悟,去理解意思,教授一个单词时进行短语句子扩展,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说,发散学生思维。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九周 |
姓 名 |
庞莎 |
学习时间 |
2024.5.8 |
学习内容 |
《论语》述而篇 |
论语述而篇心得: 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学习论语的方式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较于传统的学习方式,新媒体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途径。作为一名热爱传统文化的研究者,我深感新媒体时代下的论语学习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以论语述而篇为切入点,通过对该篇的历史背景、篇章结构、核心思想、儒家伦理观以及现代启示与应用的分析,旨在揭示论语述而篇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一、论语述而篇概述:历史背景与篇章结构 论语述而篇是论语中的一篇重要篇章,共有51章,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篇中涉及到的历史背景较为丰富,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在这一时期,礼崩乐坏,社会秩序动荡,诸侯割据,民生凋敝。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孔子提出了一套关于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伦理思想,旨在拯救社会道德的沦丧,重构和谐的社会秩序。 二、论语述而篇的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 在论语述而篇中,孔子强调了五种核心伦理观念:仁、义、礼、智、信。这五种观念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石,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仁:仁是论语中最核心的观念,意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和谐。孔子认为,仁是人类道德行为的最高境界,追求仁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2. 义:义指遵循社会伦理规范的行为,强调在人际关系中要做到公平、正义。孔子认为,义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 3. 礼:礼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社会风俗、仪式和规范。孔子认为,礼是社会和谐的保障,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4. 智:智即智慧,指人的认知能力和道德觉悟。孔子强调,智者应当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以引导自己和社会走向光明。 5. 信:信指诚信,是人际关系中信任和诚实的体现。孔子认为,信是社会交往的基础,缺乏诚信的社会将陷入混乱。 三、述而篇中的儒家伦理观:家庭、社会与国家 在论语述而篇中,孔子提出了儒家伦理观在家庭、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的应用。 1. 家庭伦理:孔子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伦理关系是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在家庭中,要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原则,实现家庭和谐。 2. 社会伦理:孔子提倡在全社会推广仁、义、礼、智、信五种伦理观念,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3. 国家伦理:孔子主张君主应当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注民生,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同时,君主还应遵循礼制,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四、论语述而篇的心得:现代启示与应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论语述而篇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点启示: 1. 重视家庭伦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伦理关系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们应当重视家庭伦理教育,弘扬传统家庭美德。 2. 弘扬社会正义:社会正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我们应当倡导公平、正义,努力消除社会不公,促进社会和谐。 3. 强化诚信意识: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础,我们应当树立诚信为本的价值观,强化诚信意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4.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当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将其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结论:论语述而篇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论语述而篇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面、系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旨在引导人们追求和谐、美好的生活。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深入研究、传承和弘扬论语述而篇中的儒家伦理观念,将其融入到家庭、社会和国家治理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九周 |
姓 名 |
苏姣 |
学习时间 |
2024.5.8 |
学习内容 |
《论语》述而篇 |
《论语》述而篇学习心得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学习《述而篇》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教育理念的一种提升。这部儒家经典之作对我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来说,既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也是一次对教育理念的深刻反思。 在《论语·述而篇》中,孔子强调了自我修养、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他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理念,让我深受启发。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被孔子的“温故而知新”这一观点所吸引。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常常强调知识的积累,但往往忽视了知识的更新和拓展。孔子认为,通过不断回顾和反思过去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新的知识和理解。这启示我,在日常教学中,我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成果,更要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好奇心。 此外,《论语·述而篇》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要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从他人身上汲取智慧和经验。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尊重每一个孩子,倾听他们的声音,从他们的行为和言语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我也要向身边的同事、家长和社区人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如何更好地将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幼儿教育实践相结合,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学会自我反思和探索等。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通过学习《论语·述而篇》,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引导他们学会思考、探索和创新。同时,我也要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从他人身上汲取智慧和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计划将孔子的教育理念贯穿到日常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引导孩子们学会自我反思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好奇心。同时,我也将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幼儿园老师,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九周 |
姓 名 |
王玮 |
学习时间 |
2024.5.8 |
学习内容 |
《论语》述而篇 |
读论语让我有了很多感触,它让我懂得了如何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教导我们学习要和思考结合起, 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不能合理有效的运用知识,就会陷入迷茫。它也让我懂得了要学会了当下行动,学,其蔽也狂。要时刻警醒自己,想做什么事情就要立刻行动,不能犹豫不决,更不能只想不做,做了就会离梦想进一-步,只想不做,将一无所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纠正错误的认识,改掉不好的习惯,改掉自己的脾气,尊德守礼,诚信待人,让我的生活充实又多彩。 论语,让我明白了人类的文化艺术如香气扑鼻的苗圃,香气袭人;如浩瀚的夜空,星光璀璨;如一首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诗,如幻如 梦。《论语》 的真谛,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获取心灵的快乐,旷达的心胸,谦虚的态度,找到自己学习中的乐趣和内心的安宁,经典的作品令我们回味无穷。读书可以使人明智明理,但不同的人总有不同的感悟,《论语》 博大精深,承载中国先贤的智慧思维,是我中华之瑰宝,也是我永久的导师!
|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十一周 |
姓 名 |
王小雪 |
学习时间 |
2024.5.8 |
学习内容 |
《论语》述而篇 |
本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容貌行事之实,从此篇学习最多的是孔子的好学、仁德思想,以及其语动静默中的修德工夫。孔子生后被众人誉为圣人,而生前一直谨言慎行,“好学不厌,诲人不倦”,精进不已。开篇讲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传述经典,对先王之道深信,将古人的智慧传承于世。此处是孔子个人自谦之辞,他当时已是“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朱子评价他是:“德愈盛而心愈下”。本篇还有很多描述孔子以自谦自处的篇章,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等。当时人,都称夫子圣且仁者,而夫子不当其名,不慕虚名,自以“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自处”。夫子的语默静动都充盈着仁德之气,他是把仁活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看到前七篇,夫子从来没有认可在世的人有做到仁的人。董老师曾说:“仁,它是一个伴随人终始的过程,我们求仁的过程是以生命相终始的,我们很难说一个人在生命某个阶段做到了仁。”而夫子不以仁圣自居,也是表明了仁和圣这个境界是无穷的,是自强不息的,所以要一生去追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才有曾子那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另一个让我很有触动的是夫子关于疾病的认识。子之所慎:齐(斋)、战、疾。还有一处是孔子生病,子路为其祷,孔子回复说:丘之祷久矣。对这两段印象深刻,是因为庚子年新冠肺炎大疫,全国人民禁足在家,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介了解疫情进展,看到医护人员在前线奋勇迎战。古人当时医疗水平较今天落后,但他们是如何看待疾病,甚至是能够夺取自己生命的瘟疫呢?疾病是关于自己人身存亡的大事。如孔子疾病,子路要代夫子为其祷告于天地,但夫子说他已经祈祷了。那古人的祈祷主要会做些什么呢?董老师在课上小结说:古人观念很朴素,人生病是因为鬼神在惩罚人。那祷告就主要是在鬼神面前列举自己的德行,希望能得到庇佑。夫子祷告可能也是上达神灵,自己所行所事是合于生命、合于天道的。夫子回答子路说:“丘之祷久矣”。我想他在自己生病时可能也扪心自问,反省自己。夫子面对疾病有的是从容和坦荡,这也是从侧面反映出他自己在道上安住自己的身心。 夫子教学的一个特点是有教无类,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都愿意教人学问。如互乡童子拜见夫子,夫子对他们是“不追问其已往,不逆揣其将来”而对其教诲。又如夫子的“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都从中体现了夫子之教的平实和不凡。《论语》学而,重在讲为学,讲人修习自己的德行,学以致道。在体悟“三人行”这句,善者或不善者的辨别其实是需要我们日常修行的工夫才能有所辨别。我个人体悟,善与不善也可能是意指自己的善的一面和不善的一面而非专指除我以外的另外两人,时刻关照自己的内心,反省自己,改过迁善,这是一种更细致入微的学习和反躬自省。每当自己善的一面力量不断增长,不善越来越被控制住,是日新自己。 述而篇既是体现了夫子仁德自道的记述,也从弟子的记载中发现夫子德行和心态修习的细微精深处。圣,是指大而化之。它在生活中与道同处,人人感到的是一种平实、不凡。正如:“唯有高山可以跨越,只有平凡一路在前”所言,你在人生中完成自己理想的目标,但完成之后还是要复归于自己平凡的生活,既是修习到圣人的高度,还是一样回到平凡的生活中,而这种回归则是一种生命的宁静和坚守。老师说儒家是一种生命一直在向前向上的,他不溺于当下的安逸,“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他一直在超越努力的,他给生命注入了一种张力和不凡,指引人自强不息。 |
《论语》述而篇心得
部门:许倩
本篇总结孔子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关于“教育应然”的价值取向或倾向。换句话说,就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在道、德、
仁、艺等方面自由、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好的教育,从“赋能”开始“赋能”,从元典开始。“元”是源头,文化的源头。开山式的著作就叫元典。元典,界定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对元典的态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从源头入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复述上古先人发现的天地自然的规律。“赋能”,扩展“人”的长度。
修身进德,重在平时,贵在坚持;贵在“克己”,克制欲望,“与其不孙也,宁固”。不奢则少欲,少欲则无私,则“坦荡荡”。好的教育,成就“躬行君子”。好的教育,成就“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高贵气质。好的教育,成就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好的教育,成就万世师表。好的教
育,桃李满天下。
论语述而篇学习之体会
幼儿园:张焕
在述而篇7.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意思是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优,符合“勇”的规定。
在历史上有勇无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韩信和张飞,韩信作为军事家,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但是却缺乏政治头脑,不懂功高震主,不知急流勇退,最终思域非命,未得善终。张飞这个人说得上是有勇无谋,光有一身蛮力可是脑子不太好使,而且这个人性格非常的暴戾,自己的手下要是稍微有一点做了让自己不满意的事情,就会董勇很严苛的军法,将士们忍无可忍,一番密谋之后,在晚上把喝的烂醉的张飞杀死,首级也先给了东吴领主。
反思在我们的工作中,园里所实施每一项工作部署都需要有前期的筹备,然后制定活动方案,细化方案中的流程及需要注意的点,经过多方研磨,才将方案公布进行实施,在实施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如果说园内大活动,没有筹划,没有部署,让老师们直接实施,效果肯定是没有的,而且家长的反馈和评价也会很差,园所文化就无法宣传出去。做任何事情,有规划,有实施,有结果。再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学,如果说老师们不提前备课,想咋上就咋上,对于孩子们也是不公平的。
雁塔区藤信幼儿园
《本原经典研读》学习心得
学习周 |
第十一周 |
姓 名 |
赵茹 |
学习时间 |
2024.5.8 |
学习内容 |
《论语》述而篇 |
在《论语·述而篇》中有这样一句话:互乡难与言,童子见……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它的意思是一个童子得到孔子接见,而孔子的其他弟子感到疑惑。这时候孔子便讲别人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而来,便应当赞许它的干净。我认为孔子在此处更多的是对童子的赞许,时至今日,我仍认为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人。 追溯至三国时期,正当三分天下局势动荡之时,魏蜀吴均求贤若渴,在此环境之下,出现了《孙权劝学》的美传。而他劝学的对象就是曾有着号称"吴下阿蒙"的吕蒙。经孙权一番开导,吕蒙一改往日对兵书的不屑。整日沉溺其中,不出一年,江东便流传出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名句。自此吕蒙在江东步步高升,成为东吴的得力干将,相比吕蒙在蜀汉军营中却坐镇的一位无比狂傲的悍将﹣﹣关云长。提起关羽,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勇猛与正义的化身。这自然是毫无疑问的,不得不说罗贯中塑造的这个形象正面感太强。掩盖了他部分缺点,关羽在书中有一句经典名言:狂徒,天下英雄闻我名,无不闻风丧胆。首先显而易见,确实不枉称为战神关羽。其次就出问题了,正是因为关羽的狂傲也为他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在关羽的眼中视天下英雄如草芥。在关羽攻打樊城之际,东吴派人夜袭荆州,而关羽不以为然,认为江东鼠辈何有如此谋略?可不久之后,荆襄九郡尽皆落入东吴之手,此次夜袭的将领便是吕蒙。关羽失去大本营后进退两难,实为狼狈,加上自己箭伤未愈只得先撤。四处逃避之下走投无路便有了败走麦城的悲剧,而最后他的首级被东吴一名将领斩下。他的名字唤作吕蒙,吕子明。就是曾被称为吴下阿蒙的那位不起眼的白袍小将。 从关羽的失败和吕蒙的成功不难看出,时刻保持一颗谦逊的心与对他人的发展的肯定有多么的重要。在现在这个时代,"躺平"与"摆烂"不会使你感到丝毫的舒适,因为周围的人、事物一切都在迅速地发展进步着。适应与居安思危才应该是我们的代名词。 早在几千年前,华夏祖先已经有了如此具实际意义的前卫思想。我们更应以发展的眼光对待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