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

心得分享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心得分享 -> 正文

正蒙一院2024春季第二周心得分享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03-19

大学》心得体会

商学院:丁云

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我每天都在与学生们接触,见证他们的成长与困惑,努力在他们的求学之路上给予支持与引导。为了更好地肩负起这份责任,我不断地学习和探索,而《大学》这部儒家经典,给了我许多深刻的启示。

《大学》所传达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理念,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指导,更是对社会和谐、人际相处的深刻洞见。我时常提醒自己,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有“亲民”之心,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给予最贴心的帮助。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努力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而《大学》所列举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更是为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我深知,作为辅导员,自身的修养和品行至关重要。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终努力保持一颗正直、真诚的心,对待每一项任务都尽心尽责,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同时,《大学》中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段话,也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我时常提醒自己要冷静、沉着,不被情绪所左右,这样才能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用平和的心态去迎接每一个挑战。

通过研读《大学》,我更加明白了作为辅导员的使命与责任。我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成长为有道德、有学识、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未来,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儒家经典,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同时,我也会与同事们多多交流心得,共同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我相信,在儒家思想的指引下,我能够更好地履行辅导员的职责,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我也期待与学生们一同成长,见证他们的每一个进步和成就。这份责任和使命让我深感荣耀,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初心。

学习《大学》心得体会

                                                       部门:学生教育与就业指导办公室    姓名:冯利军

《大学》是四书之一。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学子首要研习之书。关于《大学》的作者。相传是曾子所著。曾子姒姓,曾氏,名参。被后世尊为宗圣,今山东人。孔子的弟子,春秋末代思想家,儒家大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72圣贤之一,参与编制论语。创作《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他提出了修、齐、至治、平的政治观。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理论道德的政治哲学体系。

《大学》出于《礼记》。原是《礼记》的一篇。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出。为《大学》《中庸》作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作《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对历代文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还提出了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格物,致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格物为儒家认识论是的重要方法论。要通过探究事物的本质来获得知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只关注表面的东西。忽略事物的内在本质。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格物致知,以获得更加深刻、更加真实的知识。

总的来说,通过学习《大学》,我领悟到了探究事物本质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

修身为本 立德树人

                  正蒙一院第五组   梁娅妮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始终在寻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成长、更深刻理解人生真谛的学问和方法。此次参加经典儒学《大学》研习后,这部古老的文献不仅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思路,更让我对大学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学习《大学》的过程中,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作为辅导员,我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注重他们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我时常思考如何将《大学》中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的学生工作中,通过举办讲座、开展主题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比如,在与学生沟通时,我有时过于注重问题的解决,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和引导;在组织活动时,我有时过于追求形式的新颖和热闹,而忽略了活动的教育意义和实际效果。通过学习《大学》,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辅导员,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成长规律,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去引导他们。

  今后,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大学》《论语》等经典文献,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人格魅力。我计划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其中思想,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我也将更加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注他们的成长困惑和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指导和帮助。

看人要长短兼顾

正蒙一院:刘赞

古语有云:“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的能力参差有别,即使都是人才,也有层次之分、专长之别。真正的智者、贤者,就应该用人如使器具,扬长避短,使人才各得其所。这样就能极大地发挥出每个人的特长,使这个组织充满活力和拥有强大的战斗力。

学习分享时,“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这一句经典触动我。辅导员作为一个人的管理者,甄别并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劣势是基本的能力和职责要求,个人观念里,认为大学里没有优等和差等生,只是各自的闪光点暴露的不同而已。比如现在所带班级中有一个纪律性偶尔散漫的学生在运动方面擅长,一个学习创新性一般的学生在礼仪修养方面很是得体,一个不善言辞的学生对舞蹈有着浓厚的兴趣......每个学生看起来都是优秀的。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分类管理,或许才是“以生为本”和“发展个性”的真谛所在。

所以,我们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工作,走近学生,切勿一语定论贴标签,要识大体、看主流,要“赦小过”,实质上是一种最起码的激励方式,说不定那些被认为不是“人才”的人中,正有对未来能起重大作用的人。

   虽然此类人“天下鲜矣”,但我们可以努力去做那些“鲜”。

 

 

《大学》学习心得

                                                                       正蒙一院第五组  申洁

作为高校管理者,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以更好地服务师生、推动学校发展。

《大学》所倡导的“中庸之道”也让我受益匪浅。在管理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中庸之道并非简单的折中主义,而是一种追求平衡与和谐的智慧。在处理学校事务时,我们需要既坚持原则性,又不失灵活性;既要保证学校的稳定发展,又要积极创新、不断进取。这种平衡与和谐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高校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此外,《大学》还强调“诚意”的重要性。作为高校管理者,我们需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师生,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他们的关切和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管理关系,营造出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大学》为镜,不断反思自己的管理行为,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同时,我也将积极传播《大学》中的智慧,引导更多的师生共同追求真善美、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读《大学》心得体会二

部门:教研办俞稳杰

读大学第二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后,不禁感慨古人的生命激情,除旧革新,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

当今社会,只要谈到创新、发展,就难免提到这九个字;如果一个人能够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新的收获;那么就要持续不断地更新自己。所以,我们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鼓励人们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进步,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只有保持不断的更新状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不断追求的目标和动力。

读完《大学》虽似懂非懂,但感触却很深它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了天子与庶民皆以修身为本,唯有修身,才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要求我就要做到及时反省不断革新,找到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从而努力去完善;工作中要多一分责任与担当,使我能更好的服务学院、服务老师、服务学生。学校怀有感恩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正蒙导师经典研读 第二周心得

正蒙一院:张馨予

本周是正蒙导师经典研读第二周学习,由黄藤校长讲解以及代领所有导师学习和讨论。

本次学习再次介绍了本原儒学经典学习的构想,再次阐明了为人由己。黄藤校长从朱熹谈“四书”的阅读次序,解释了我们正蒙导师学习的顺序和目标,上一周和这一周通过学习《大学》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古人讲的“修身”,按照儒家要求修养自己的德行,以及三纲八目的追求,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同“新”,亲民则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内心,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就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涉及到方方面面。

黄藤校长在总结大家学习后反映的一些问题中提到“慎独”之“独”是不是仅仅意味着闲居独处?其实不然。“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所谓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旧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旧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真诚,心安理得。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哪怕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使自己规行矩步。 慎独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在《大学》中,就有多处强调“慎独”的重要性。所谓“慎独”关键就是独处时的自律。切不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要做君子,就要表里如一,做一个彻彻底底的君子。

要真正做到“慎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是因为“独”从而导致很多人不“慎”、既然没有人看见,自己做了什么别人也不会知道,那么我就可以放纵一下自己了。就是在一次次的不“慎”中,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在下滑,其丑陋的一面在扩大,总有一天会滋生出罪恶。世间的诱惑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总是在人们孤独的时候来袭,如果人们抵抗不住就有可能被拉下深渊。“慎独”是一种内在的要求,人们只有把道德变成自己内心的一种要求,才能够真正实践“慎独”。我们“慎独”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能够时时刻刻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值得别人和自己尊敬的人。

《大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由内而外的。对内,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净化灵魂,成就高尚的人格,让人更好地感受生命之美。对外,指导性地提出了很多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

《大学》学习心得

大学中写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就是说当人有了情绪的时候,心就不正了,从而失去对人和事的判断能力。心不正则身不修,当一个人情绪脾气上来时,即影响身心,五脏六腹都跟着做痛,同时也可能伤及他人。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甚至有情绪坏的时候,所以正心很重要,这是修身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正心,简单的说就是控制情绪。

《大学》中提到了知止而后定,定而后静、静而后安、安而后虑、虑而后得。这里的定、静、安、虑、得是我们调控情绪的很好办法。我们平时所说的遇事冷静,先停下来,想发脾气时数上几个数,做一件其他的事情等等都是先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将心念定到一个与当下无关的事物上,使自己冷静思考,从而达到安的境界,安是静的升华,有了定、静、安的基础,再去思考问题就会柳暗花明,所以说“定静安虑得”是正心的五个办法,即可以调控情绪还能提高我们的思考力。这里五个办法中重要的还是静,孔子曰:“仁者静”,真正有修养的人一定能体会到静的作用。最近在工作中也试着采用了这样的办法重新思考问题,有时真的会有豁然开朗的时候,遇到学生问题时情绪也更加平稳了,不那么急躁了,不是马上批评教育学生,而是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实是读书让自己有了变化,让自己在做人做事上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正蒙一院第五组辅导员:

                                     安琼英

                                    2024.3.18

 

读《大学》心得体会

                                                    正蒙一院 关莹莹

回顾我国五千年历朝历代,下从平民上至国君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无不证明《大学》讲述的道理非常准确。哪个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个兴国之君不以爱民为本?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的遵照《大学》所说“修身是为人之本”要求修炼过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想尽早实现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和研读一下《大学》,并按照《大学》所说的原则修炼自己,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古时读书人追求的修齐治平了。这种君子之道,道出了儒家对志向的追求和实践,代表了传统中国人的担当与责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没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们了解自己,指导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职责,是从自身找不足,或者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通过学习《大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只是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方向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格局决定事业,那么,如何修得一个好性格,拥有开阔的人生格局,做一个不轻易被困难打死的小“强”呢?读懂《大学》并比照自己的人生进行不断的反省和践行,起码比一个人在黑暗中碰壁总结要划算得多。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要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让每个学生发挥他的材质,教育者必须充分重视差异,看不到差异就不会产生有效的教育。同时又作为一名家长,记得在孩子期末测验中,我看到了测试卷中有些书写的不认真,答题的不完整。可是有的孩子则卷面整齐、书写认真、答题完整,于是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

由此可见,作为教育工作者,同时也作为一名家长,必须承认这种差异,并在承认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尊重差异,把差异当做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充分的利用和开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毕竟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只要我们正视现实,承认并且尊重差异,把学生的差异当做是一种资源来开发,每一位学生都会有长足的进步。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确实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亲民,至善既不难;同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不难。这就是通过《大学》篇学习受到的教益和启迪。今后,我要多加学习,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总的来说,通过研读《大学》,我的收货很多。我想在以后的阅读中,我定会以一种敬畏的态度来对待阅读,要以虚心的态度对待阅读,在阅读中提升自己。

 

 

 

 

学习心得体会

学生教育与就业指导办公室:任芬芬

本次学习中,我始终认为,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修炼和品德的提升。我深入学习了《大学》这篇经典之作,更是深刻体会到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学习《大学》的过程中,我被其中所蕴含的深厚哲理所吸引。它不仅仅是本关于政治哲学的书籍,更是本关于人生哲学、道德哲学的宝典。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真谛。对于做学生就业工作的我而言,我们不仅要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更要在道德修养上有所建树。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感师德师风的重要性。个好的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师德。他们的一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记得,我的一位老师在课堂上不仅传授知识,更是经常与我们分享他的人生经验和感悟,让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做人。
同时,我也意识到,我们也应该积极地去修炼自己的品德。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秉持着诚实、勤奋、敬业的精神,努力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品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学习《大学》,我更加明白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修炼品德的决心。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发展,更是为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秉持着《大学》中所倡导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品德的人。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遇到更多具有高尚师德的师生,与他们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牢记《大学》的教诲,不断前行,不断探索,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不懈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道路,始终秉持着高尚的品德,就定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更好。

 

《大学》后四章学习心得——修身是根本

部门:商学院   姓名:党智军

本周主要学习了《大学》后四章内容,并学习了黄董事长关于大学的学习交流,收获很大:

1、修身、齐家、治国以及平天下,其关键还是修身,只有修身做好了,才能谈到齐家;只有齐家做到了,才能治国;只有做到治国了,才能平天下。修身是根本。

2、修身的关键是正心。心不在焉,视而不见。

3、“四书”阅读次序及目的: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4、明明德、修身、慎独:明德是境界、修身是目的、慎独是要求。

 

 

第二周学习《大学》心得体会

本周三下午4点,我们正蒙一院第二组在8南书院三楼会议室集中学习了《大学》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在深入学习《大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内涵。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儒家经典,更是一部关于人生、社会、治理的百科全书,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大学》,我深刻认识到修身的重要性。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了如何培养自己的品德和情操。我明白了,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同时,《大学》也强调了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条目中,我感受到了儒家对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的深切关怀。我意识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而我们也应该积极回馈家庭和社会,为它们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大学》中的“止于至善”理念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告诉我们,追求卓越、追求完美是人类的天性和使命。我们应该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以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在学习《大学》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挑战。有些观点需要反复琢磨才能理解,有些内容则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加以体会。但是,正是这些挑战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更加全面地理解《大学》的精髓。

总的来说,学习《大学》让我收获颇丰。它不仅让我了解了儒家的思想和文化,更让我对人生、社会、治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深入学习儒家思想,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推动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大学正心、修身、齐家心得体会

正蒙一院:王敦海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和正蒙导师,今天学习了《大学》的正心章、修身章、齐家章等内容,这些篇章所蕴含的智慧对我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让我对如何引导当今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个人修养方面从现实做起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正心章教导我们要保持内心的正直和宁静。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鼓励学生要时刻审视自己的内心,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远离不良诱惑,以真诚和善良的心对待他人。

修身章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和提升,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引导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身体健康,注重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齐家章让我明白家庭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家庭活动、开展亲子关系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重视家庭,培养他们与家人的良好沟通和相互关爱。同时,教育学生要尊重长辈、关心家人,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为构建和谐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引导大学生从现实做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主题班会、讨论活动等,让学生们深入探讨《大学》中的思想,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享和交流。鼓励他们制定个人成长计划,明确目标和行动步骤,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校园文化活动等平台,传播《大学》中的智慧,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组织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学习《大学》,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作用。我们要将这些经典智慧融入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个人修养。同时,我也将不断提升自己,以更加高尚的品德和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成长。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培养出一批有道德、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大学》心得体会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是千百年来读书人做学问必读的第部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根源,是2000年来士子们做人做学问的标杆。程先生还说,大学是做学问第一部,《论语》《孟子》到在其次,学者做学问必须从这本书学起。

大学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觉得这条可以作为所有大学的校训,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人生的意义吗?再看看当今的`大学,仿佛离这三条基本的方向还相差的挺远,大学的教育不仅仅是授人以技,更重要的是授人以道。之后这本书还说了实现这三条基本方向,实现天下大治的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八条途径又以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意修身为本。”如果修身搞不好,治国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

关于做学问,《大学》里引用了一句《诗经》中的话“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做学问就像磨制一块精美的玉器那样,需要反复的为之,精益求精。做学问如此,磨练德行也是如此。,所以说君子在独处的时候,更要小心谨慎,不敢随便。接着又提到了诚意的根本“勿自欺也”

最后,《大学》里提到几条关于“治国”“平天下”,摘抄几条经典的,“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听案子的最佳状态就是没有案子,有点像中医里的理论“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大家都没有纠纷了,自然和谐社会就成就了。还有“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以利为利,即是以利为目标,那么上下交争利,国危矣!以义为利,即是以义为目标,方为长治久安之道。

 

                                       正蒙一院第二组

                                           王煜岿

                                      2024年3月19日

读四书大学篇感悟

商学院:王泽华

在《大学之道》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之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万物都有根本,有枝叶,万事也背有开始,有结束,一切都有终始,一切背在运动背有先后。仅仅一瞬便可变化万于正如苏轼所说:“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万物都有顺序,为人处事也不例外,知道自己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个简单明了的小计划,才能使自己达到“虑后能得”的境界,自古以来“先来后到”“先德后智”等一系列的词语,无疑不再指明事物的先后之分。知道自己先做什么才能不浪费时间,一心不可二用,才能够做到全身心的投入。从而结果与效率双赢。正如“复时间四象限!一样。

计划分为“衡量做,值得做,优化做和不能做”四个部分,根据效率和时间的比例高低来明确接下来的任务这样往往会提高做事效率,且会有饱满浓厚的充实感,因而便觉这一天是充实的,是有价值的,是没有被虚度的,长此以往,工作学习便会有前所未有的提升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与“知所先后”相隔万里 我常给自己安排任务,学习任务与繁杂琐事穿插在起,毫无顺序,而每次任务的期限结束时,都是琐事全部完成,学习任务则是“常于几成而败之因此规划的任务对自己毫无作用,而这种差距形成的原因就是自律性差,对学习的态度散漫,没有较高的热爱,友而出现排斥的心理,以致学习停滞,生活也没有得到改变,这也可以称为假学己看似好学实则只是完成其他任务所得的快感的陪衬。

那么如果想要达到这种境界,必不可少的便是给自己的任务分模块儿先完成最重要的,其次再做其他,苦在前甜在后,枯燥的知识固然元味但“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为事出艰辛”做到“譬如平地坚定意志。虽复一篑,进,一吾往也”的坚持方能得到回报,正如知识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或者减少一些无用的任务,别在无价值的事物上浪费时间多惜时,老大之时才能不伤悲

然而,做到了“知所光后”便有“定、静、安、虑、得”一系列的递进,便可提高自身修养,达到“大学之道”

读《大学》心得

大学之道讲的既是成人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作者本人就是传承道统中的中坚骨干,所以将人伦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

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他的歪门邪道。明明德与亲民,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之重要的三纲。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

这对于一名教师就比较重要了。以为教师通常肩负明德和明明德的双重责任。作为教师就需要循循善诱,通过授业传道解惑,激发学生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额发展,同时,在言传的同时更可以身教。以教师自身良好的言行感染学生,使学生不断的明明德,日积月累达到教学双方自立并立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确实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亲民,至善既不能;同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不难。这就是通过《大学》篇学习受到的教益和启迪。

《大学》心得体会2

商学院万延涛

大学》作为四书之一是古人必修的科目,千年之后,再读《大学》,也能从中感受到当时的思想风潮。可以说它影响着千万古人,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具有中国色彩的思维方式与做人原则。其中某些道理沿用至今,我们的思维方式仍受其影响。

《大学》中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止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简而言之,即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这是它的核心再直白些,他讲的就是做人,做学问。

众人皆知,人性本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行只是因为成长的环境不同。但我们所崇尚的都是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品行的君子。做君子的基础首先要做到正心,诚意,修身。首先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合都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使自己有一颗正直的内心。这样就算外界环境何其复杂,也不能扰乱你的判断,动摇你正确的态度。俗话说:脚正不怕鞋歪。再看看如今,不少官员因贪污受贿纷纷下台。其实他们缺钱而贪,而是没有正心,被欲望所迷惑。盲目追求名利,脸面。认为受贿很有成就感,是自己权力的体现。再说现在的大学生,不少皆沉迷于网络,或是游戏,或是小说,或是不良影片。这显然也是不正心的表现。

我们作为辅导员,培养合格的大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会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学习为人处事,而不是学习如何花着父母的钱娱乐,消遣。其次做人要讲诚意。“所谓诚意,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心慎独也。”它既需要人们对诚意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愿意过有诚意的人生,同时还要逐渐养成习惯,以诚意人生为幸福,以违反诚意道德为痛苦。这样才会实实在在去追求诚意。从善改过,不断完善自己,在各种非诚意的诱惑面前不动心,这是对君子的要求。而对大学生而言,诚意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大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如果连大学生都不讲诚意,那么整个国家还谈什么未来呢?最后,学会修身,做到进取和完善。虽然我们做不到完美,做不到圣人一样可以考虑到天下,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修身,修身更多的。

另一方面就是做学问做学问讲究致知,格物。“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有不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不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格物指努力穷就事物之理。当人们通晓事物之理后,人的知识也就完备彻底了;致知完全是作为认识过程找能够的格物在人所得知识的一个自然结果。若没有格物谈致知是无法办到的.,所以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修就要格物致知,精神上“诚其意,正其心”诚意则必须从慎独开始,正心则要求保持平和的心态。

读《大学》有感

《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通篇引《诗》、《书》立论终篇不见《易经》《易传》一字,但它的思想脉络却来自《易经》与《易传》,是纳易学入儒学、用易学思想充实儒家思想并使之融为一体的典范。《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是《大学》全文的提要,也是全文的纲领。

《大学》提出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因而具有由“内圣”而“外王”的重要意义。

初读《大学》,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是人生三大任务:明明德,亲(新)民,达到社会的至善。如何完成,要有先有后,而且举出了人们在思考过程中不能先后相混的几个层次。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方法,全文围绕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展开,层层推进,次第分明,结构严密。

《大学》一直在教给我们“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详细地讲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我不大了解那些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但我知道做人要有诚意,这样别人才会相信自己,我们还要修养自己的品性,不至于出去不讲礼貌,让人觉得自己是个没有好习惯,家庭教育也不好的坏孩子,让别人说自己的坏话看不起自己,所以我们要讲礼节,要修身,古人说道:“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字,但字里行间表达的意思却是那么深厚的道理,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己的品性;想要修养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大学》里面讲的道理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和我们的成长是分不开的。像小孩子的根本和大人的根本都是要修养品性,其次才是学习和工作,如果孩子没有良好的品性,小则影响自己的人生,长大对社会也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修好身,正好心,然后做事也就简单了。这也正是我们作为高校政治辅导员应该做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

《大学》学习心得

正蒙一院二组:奚力妍

3月13日下午,我们小组进行了《大学》后面几章的小组讨论学习。这次学习让我对《大学》的深层含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使我反思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态度和行为。

经过深入的研讨,我们对《大学》中“诚意”一章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这一章内容着重强调了诚意在道德修为中的核心地位。经过反思与学习,我深切地领悟到,无论在学习领域还是职业生涯中,诚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只有以真诚的态度对待自我和他人,我们才能构筑起坚实可靠的信任基础和深厚的友谊。

其次,我们深入探讨了“正心”这一章节。该章节阐述了心正则身修的重要原则,为我们个人的修养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我深刻理解到,只有内心保持正直,我们的外在行为才能展现出高尚的品德。同时,我也意识到,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以免受到外界纷扰的干扰。

在深入探讨了“修身”这一章节后,我对其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修身不仅是对个人内在品质的提升和完善,更是一种对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贡献。通过不断地修身养性,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挖掘和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齐家”一章深刻阐述了家庭在人生中的核心地位。家庭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起点,更是情感寄托的港湾。经过学习,我进一步领悟到家庭和谐、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自己在家庭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这一章所传达的理念,对我而言具有深远的影响,使我更加珍视家庭的价值,并致力于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特别是针对某些深奥的语句和概念,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理解和消化。然而,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的存在,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讨,进而取得了更为丰富的收获和成长。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大学》,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些章节的内涵和意义。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小组讨论中,我们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氛围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此外,我深刻认识到,研习《大学》之目的,非止知识之积累,更在于品德修养之陶冶。我们应当时刻将所学之道理融入日常生活,使其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南与规范。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我将持续深入研习《大学》等经典之作,不断提升个人品德与修养。同时,我也将积极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为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学《大学》有感

商学院辅导员:张杨

近两周深入学习了《大学》这部儒家经典边学习边思考,收获了很多。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大学》所蕴含的深厚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对我在辅导学生成长和发展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启示和影响。《大学》开篇即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思想强调了我们教育的核心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过程。

作为高校的辅导员,我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还要关注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此外,《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也为我提供了辅导学生的具体方法和路径。我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探求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帮助他们建立真诚的态度和正直的心灵,塑造他们的品格;通过引导他们关注家庭和社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命运虽然有时无法完全掌控,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去改变它。面对贤才,有潜力的学生,我们应该勇敢地去推荐和支持他们,让他们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机会。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对人才的珍视和尊重,也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这句话提醒我要时刻保持警惕和清醒的头脑,勇于面对和纠正学生中的不良行为和错误观念。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履行好辅导员的职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学习《大学》,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和职业追求。同时,我也将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以更好地履行辅导员的职责和使命。

《大学》学习心得

正蒙一院第三组:蒲雪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一直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而学习《大学》第六章到第十章,让我在教学和研究中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启示。这些章节的哲理,不仅对于我的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思考角度。

第六章主要讨论了诚意在修身中的核心地位。它指出,诚意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石。在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的诚意意识同样重要。这不仅意味着他们要有真实、不伪装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真理的追求。因此,我在课堂上强调诚信教育,鼓励学生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工作和生活。

第七章进一步阐述了修身与治国的关系,强调了修身是治国的基础。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他们的品德修养。只有培养出既有知识又有品德的学生,才能为社会输送真正的人才。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德育与智育的结合,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八章讨论了齐家的重要性,强调了家庭在个体成长和社会稳定中的关键作用。这让我认识到,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我也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家庭关系。

第九章和第十章则进一步阐述了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和实践方法。这些章节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人才。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更要关注社会现实和国家发展的大局。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学习《大学》第六章到第十章,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工作的崇高使命和重要责任。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儒家经典著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同时,我也将积极探索将儒家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和探索,儒家思想将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具有中国特色、世界眼光的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学习《大学》第六章到第十章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提升过程。它不仅让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也为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思考角度。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儒家思想和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的核心思想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在学习后许内容时,我特别被其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所触动。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修身,即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这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长,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教书育人,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理解到“格物致知”的重要性。这一理念强调了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究和知识的真正理解。在现代教育中,我们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的这一点启示了我,作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深层次含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记忆和重复上。“诚意正心”是我在教学中不断追求的目标。诚实和正直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在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个开放、诚信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想法,同时也要求他们在学术探究中保持诚信,不抄袭、不作弊。“修身”的过程也是自我反省的过程。《大学》中提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是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者的职责。在“齐家”方面,我认为这不仅仅是指家庭,也可以扩展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于“治国平天下”,虽然作为教师我们的直接影响范围有限,但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会进入社会各个角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大学》的这一理念提醒我,作为教育者,我们肩负着培养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未来公民的重任。我们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总结来说,《大学》后需内容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以及如何将古代的智慧应用到现代教育实践中,培养出既有深厚学识又有高尚品德的学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之才。

 

格物穷理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张程花

 

本周学习《大学》的第六章至第十章。其中第六章: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本段意即: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

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结合平时的工作,需要对自己的工作首先有清晰的认识,其次要对这件事有深入的思考,而不是单纯的完成一项工作,要从中总结规律,经验,更好的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积累和参考。

心得体会

正蒙一院第三组:樊子璇

本周学习的大学之道第六章到第十一章,其中提出了对大学的新认识,强调了学生的成长和自我认知。大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格和品质的养成场所。我们作为辅导员,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大学的内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

大学之道六章以后深入探讨了思维方式和习惯的塑造。作为辅导员,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心态和学习态度。通过对思维模式的引导和塑造,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知识的获取和运用,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思维品质。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心智成长和素质拓展,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认知和精神修炼。大学之道第七章对于心智品质的提升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大有裨益,积极引导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学业和生活中的挑战。

大学之道第八章着眼于品德修养与处世之道的塑造。作为辅导员,我们需可以帮助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形成优良的品德品质和道德修养,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大学之道的价值在于传承着人类的文明智慧,培育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综上所述,大学之道的内涵与价值不仅体现在传授知识,更在于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和综合素养,为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学习心得

正蒙一院第三组:刘冰茵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深感传统文化对于个人修养和品德塑造的重要性。近日,我校组织正蒙老师深入学习了曾子所著的《大学》,这本书不仅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更是一本对人生哲学和道德伦理有着深刻洞见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我受益匪浅,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和理解。

《大学》开篇即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深深触动了我,它告诉我们,人生的目标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富足,更重要的是要修炼自己的品德,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在学习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将这一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我尝试更加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努力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大学》中的一些古文词句深奥难懂,需要我反复琢磨和思考。此外,将古代思想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然而,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大学》的精髓,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决心。

通过学习《大学》,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它教会了我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一颗平和、善良的心。同时,我也意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努力将其融入到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我计划参加更多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交流心得,共同进步。同时,我也将积极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它。

在学习《大学》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人生的智慧和启迪。我深刻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追求外在的荣耀和成就,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品德的提升。只有当我们真正明白并践行“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道理时,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和谐。此外,《大学》还强调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道德实践指南。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这八条目为指引,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为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大学》是一本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更为我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标。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去实践,就一定能够从中汲取到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改变。

 

《大学》学习心得

正蒙一院第三组:师潇杰

《大学》中有一段话令我印象特别深刻,也让我陷入思考。这段话就是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已,如见其释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主要告诉我们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须做到慎独

慎独是儒家修身的重要法门。所谓“慎”,可以理解为要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和别人看得见的地方保持一致。之所以要慎独,是因为我们在独处的时候,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往往展示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我们就这最真实的一面审视自己,更容易发现自己的行为与思想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探究背后的原因,更好的理解自己,进而才能更为真诚,这也是“诚其意”的过程。

有慎独思想的人的不少,但能做到慎独的人是寥寥无几。大多数人都克服不了自己的惰性,抵制不了自己所受的外界诱惑,抵挡不住了利益的驱使,始终无法做到慎独。或许一开始还可以强装蒙混,但时间长了“成于中,形于外”还是会被他人察觉。我认为阅读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做到慎独。在书籍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所受到的文化熏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我们成为一个真诚、追求高尚品德的人。

《大学》学习心得

正蒙一院第三组:宋甜

读完四书之《大学》后,我深深感到学习的重要性。《大学》中强调了学习的目的在于明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与个人的修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在个人修养方面,学习可以帮助我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大学》中提到修身者,其资之聚也;齐家者,其行之达也;治国者,其事之成也;平天下者,其天下之治也。通过学习,我能够塑造自己的品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有责任心和担当的人。而这些品质也能够影响到我的家庭、社会和国家。

在社会发展方面,学习可以提升社会整体的素质和水平。只有通过学习和不断探索,我们才能够创新、发展科学技术,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学习也能够培养人们的批判思维和判断力,使我们能够更明智地参与社会和政治的决策过程,推动社会的公正和进步。

此外,《大学》还强调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学习需要持之以恒,需尽心尽力。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是一种修行,需要不断地思考、反思和总结。同时,《大学》也提到了学习的思想方法,强调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方法和态度对于我们进行有效学习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读完四书之《大学》后,我深刻理解到学习是一种修行,不论是身为老师还是学生,学习我们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也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坚持学习、提升自己,我们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能为社会、家庭和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学习心得

正蒙一院:王海伦

当我深入探索《大学》的后六章时,我被古人的智慧深深地震撼了。每一章虽然字数不多,但蕴含的思想深度和哲学智慧却令人叹为观止。它不仅对我个人的学术认知有所启发,更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我首先被古人“诚意”的阐述所打动。古人认为,诚意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成就事业的基础。这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不谋而合,强调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也逐渐意识到,只有真诚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同时,文中还提到了“格物致知”的思想。通过深入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这不仅仅是对于知识的学习,更是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洞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也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此外,文中还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个人的修养和家庭的和谐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个个体,我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提升;作为一个家庭成员,我应该注重家庭的和谐和幸福;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得到了很多启示和感悟。我意识到,人生不仅仅是追求物质的满足,更重要的是追求精神的充实和成长。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也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未来,我计划将《大学》中蕴含的思想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都将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提升;注重家庭的和谐和幸福;注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总之,《大学》的后六章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感悟。它不仅让我认识到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更让我明白了如何去做一个更好的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成长,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社会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学习心得

正蒙一院:吴文静

  在本周的经典研读学习中,通过诵读《大学》和理解译文以及周五董事长带给我们的精彩讲授让我对《大学》的学习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董事长讲到了“慎独”在《辞海》中的意思是“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在《辞源》中的意思是“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郑玄认为 “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朱熹认为“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此君子所以重以为戒,必谨其独也。”慎独是一个很特别的特质,懂得慎独的人大都自律,而且内心很坚定,学习能力超强,在顺遂的时候,不会自我陶醉,在逆境的时候,更不会迷失自我。慎独还有一个隐含的意义,即谨慎的人都是孤独的,或者说优秀、自律的人都是比较孤独的。比如说一直坚持跑步或健身的人,没有坚定的内心,没有长期主义的思维,不懂得慎独,是坚持不下来的,因为很多人在躺平或者享乐的时候,他们却在为了变得更好而努力。所以,慎独并不是圣人才应该具备的特质,应该是所有期待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必须谨慎地对待,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独处的时候,就什么坏事都会做。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摆出自己的美德。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就像是看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这样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人诚信在心中,自然而然就流露到外表了,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独处的时候,必须谨慎地对待。曾参说:“一个人若被许多双眼睛注视,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是严肃的嘛!”财富能美化房屋,道德修养能提升人格,心胸宽广则身体安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让自己意念诚实。

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就是要能够坚守自己的初心,思考慎独对于自己的意义,在工作中能够做到慎独,才会有所收获。都说站在高处的人是孤独的,要坚持做一件事也许是寂寞的,但当我们收获时那份喜悦确实值得的。坚持做好我们育人工作,用心服务学生,用情帮助他们,相信这才是我们要守住的初心,也需我们只是一个人的努力,当我相信日积月累,我们一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真心和实意,收获学生的那一份信任,和我们一起找到最优秀的自己。

 

学习心得

部门:安晓恒

  3月15日晚黄校长在与全校老师的线上分享中,回答了上周老师们在集中学习《大学》章句时所遇到的10个问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黄校长对于“‘慎独’之‘独’是不是仅仅意味着闲居独处?”这个问题的解答。他说慎独就是独处的时候,也要守住自己的心,慎独是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能够做到慎独的人,就可以认定他的修养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修养是一个面对真实自我的过程。我们常用“真君子”和“伪君子”来评价某个人。区别就是能否做到“慎独”。在别人面前一本正经,道貌岸然,暗地里却是个十足的小人。人在没有约束的环境里,比较容易放松自己。曾国藩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君子慎独,师者亦慎独”作为老师,我们需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老师们在独处的时候,尤其要守好本心,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原则,做到对学生和工作高度负责,为人师表,文明规范。用慎独提醒自己,向教育家型的教师迈进。

以修身为本

读《大学》有感

正蒙一院第一组 李静静

本周和小组的老师们一起学习了《大学》后六章的内容。

对第六章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让我对“修身”有了更深的感悟。

为什么要以修身作为“本”呢?《大学》里说“其本乱而末治者”,跟“本”相对的是“末”。修身是本,本如果乱了,就是这人的言行举止乱了,他这个人本身就乱了。那这样一个乱的人,他能够齐家吗?他能够治国吗?他能够平天下吗?都不可以。所以“本”乱了,你的这个家,你的国,你的天下想得到“治”啊,这是不可能的。这是往外看。

那还有往里看的就是我们的身体,也是指我们精神世界的基石,也是“本”。比如说盖房子,它的地基是“本”,如果基础不牢了,那地动山摇,这个房子盖得越高越危险。只有基础牢了,这个“本”有了,所以往里看就是我们身体的基础。

通过学习《大学》让我明白君子的人格和境界,然后见贤思齐,效仿君子所为。结合我个人当前的工作职责,这句话也启发我要在自己所在的位置上,尽其所能,做好当下的事情。当前是学校迎评工作的关键时刻,如果在文明养成教育过程中让学生“知行合一”,作为辅导员要先从自身做起,要重视起自身的修养。比如我们引导学生“见面问声好”“弯腰捡纸巾”只用说教的方式要求学生而非以言行引导就很难让学生信服,推己及人也是教师应该始终践行的为人处事之道。

《大学》学习心得

部门:正蒙一院第一组                姓名:孟燕

听了董事长的讲座后,我深刻体会到了行为养成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要求,更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追求。

行为养成,首先意味着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大学的后六章中,作者强调了修齐治平的理念,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仅是人生的阶梯,也是行为养成的指导方针。

在行为养成的过程中,自律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正如《大学》所说,“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人之所欲,莫烈于生;生之莫害,莫甚于情;情之所累,莫甚于志。”只有坚守内心的正道,才能在外在行为上体现出真正的修养。

行为养成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大学中提到的“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都是对学习的强调。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行为养成还需要我们善于反思和总结。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及时调整,不断进步。

在现实生活中,行为养成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往往能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表现出色。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行为养成,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与人交往,我们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做到言行一致,内外兼修。《大学》后六章的行为养成理念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将以此为指导,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行为,努力成为一个有修养、有责任感的人。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践行这一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更高远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心得体会

部门:正蒙一院 姓名:王蕊

通过两个星期的学习,我对《大学》一书有了更深的理解,《大学》作为四书之首,充分凸显了古人对德育的重视,并引导人如何做个内心清明以德润身的人,在浮躁的社会中如何静心,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等作为一名老师,所读书目,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越是多,才能获得知识,才能给予别人知识。现如今静心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多数人都喜欢读朋友圈里的心灵鸡汤式的关文,自认为这是属于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其实这种没有体系的阅读,并不能在头脑中形成任何的体系,反而会令人失去自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第句一路向上,拉开了儒家格局,开启了儒家立人的高远之路。它告诉我们,大学之道的第步是要把自己不有的德性明亮起来,恢复它的天然本性。不仅如此,人不仅要恢复自己的德行,更是要用这种行的光辉去照亮别人。所以大学所立足之点,不仅是如何修身,更有治国安平天下。家的思想吗,从来不只是独善其身,更是兼济天下,这与如家倡导的入世虽然有关,但其意义更是为后世标明了人生的处身立世之道。不仅有强烈的自律意识,更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其实教师便是一种度人的职业,做这个职业,明明德础,亲民更是必要,这才能为社会实现”,在如今社会,能做到“明明是少之少,“亲民更是身外之事,更不用提至善了。但是,教师不能,教师必须得有兼济天下的志,才能教育出怀家的学生。

《大学》心得体会

部门:正蒙一院 姓名:许媛媛

通过对于《大学》阅读,我深刻体会到道德修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明白了要以身作则,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的人。我认识到实践和探索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亲身体验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诚意正心”提醒我们要保持真诚的态度和正直的心地。在生活中,我要诚实待人,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的终极目标。阅读后,我明白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只有先修身,才能管理好家庭,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作为大学老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是我的责任。在教育工作中,我要不断追求卓越,努力提高自己全方位素养。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断挑战自我。在与学生交流时,我要保持真诚和正直,建立互信的关系。同时,也要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我明白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通过教育,让学生不仅关注个人的发展,更要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通过对《大学》后六章的阅读,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责任和使命。我会将这些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

《大学章句》学习心得

部门:正蒙一院 姓名:杨柳

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我的工作重心在于引导和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弘扬独立思考的精神。2024年3月15日晚上7:00在听完理事长、校长黄藤所做的《大学》学习讲座,我受益匪浅一部古老的文献《大学》成为了我不断学习和实践的宝典。它不仅是儒家经典之一,更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本文旨在分享我学习《大学》的心得体会,探讨这部经典文献如何对我的工作、修养以及未来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一、《大学》概述

《大学》一书,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子所作,主要论述了儒家思想中“大学之道”的内涵,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全文主旨在于阐述如何通过个人修养的提升,进而实现家庭和睦、国家安定、天下太平的理想社会。

二、《大学》理念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作为辅导员,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大学》中,修身被放在了首位,这也正是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从而实现个人修养的提升。

在齐家方面,《大学》强调了家庭和谐的重要性。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应当关注学生的家庭环境,通过家访、谈心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家庭问题,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虽然看似与辅导员工作无关,但实际上,我们每一个辅导员都在为培养未来的国家栋梁而努力。我们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三、《大学》对个人修养、团队建设和学校发展的启示

学习《大学》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辅导员,自身的修养至关重要。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业务能力和人格魅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影响学生。同时,《大学》所倡导的团结协作、和谐共处的精神也对团队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我们辅导员之间应当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学校发展方面,《大学》所强调的“大学之道”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营造和谐、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个人感悟与心得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大学》的智慧和价值。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更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将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践行《大学》所倡导的理念和价值观,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辅导员。

 

《大学》心得体会

部门:正蒙一院 姓名:张新娟

 

本周我们学习了《大学》后六章的部分章节。“事无礼则不成,人无礼则不生,国无礼则不宁”,前人以礼修身以礼养德的精神, 对现在的我们极为值的学习。记得我在班会上讲的一个案例:美国汽车行业巨头——福特总裁在大学毕业后,去一家公司应聘。和他一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他便觉得有些灰心。他敲开了董事长办公室的门。一进门,发现地上有一张废纸,便弯腰捡了起来,并顺手扔进了纸篓,然后走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你怎么偏偏录用了我呢?”董事长说:“确实前面的几位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不仅看见了小事,而且你的文明行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知礼讲德的重要性,并且知礼讲德不难,难就难在我们有没有社会责任感、能不能看见身边的小事、能不能弯一下腰,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极小的帮助,一个友善的致意,拾起一片纸、揩掉一块污迹、说上一声对不起、谢谢等等。

作为一名辅导员,抓好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外,更要注重自己的修养。在个人道德修养中,要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因为他人没有做到而原谅自己,或自己也不去做;也不能因为社会存在不正之风,还有许多不道德的现象出现而放纵自己、原谅自己,甚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相反,我们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朝着高尚的职业道德境界去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形成一种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信念和品质。

 

 

 

 

学习心得

商学院郭重蒲

通过本次经典传统文化学习,体会很深。《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换言之,《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和弘扬高尚的“君子”人格,在于亲近和爱护人民,在于最终抵达“至善”。“善”是教育的目的,也是修身思想的基石。篇章中讲的三纲八目是《大学》的核心内容,先贤以“三纲领”为本,以“八条目”为践行的路径,推己及人,以求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修身是一种自我意识的修炼,是对自身道德和学问的不断提高和涵养。在上周五晚理事长的漫谈交流分享中,也多次提到修身的重要性,也是我们学校校训中的核心,理事长说修身就是至善,结合自身学生工作实际,感受颇深。

教育本身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本质特点规定了高校老师的劳动必须带有严格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要求老师具备高尚的师德、优良的个性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能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大学》开篇“明明德”中连用的两个“明”恰好对这种示范性作出了具体的诠释。第一个“明”字意在强调理论和方法,力求从内在心灵掌握和实践修身的德道修养;第二个“明”字具体指出“德”应当达到的状态和程度。也就是说,我们应当重视和提高个体道德修养,并通过彰显自身美好本性和品德影响他人,推己及人。这也正和我们校训中的“利他、共荣”有异曲同工之处,所阐述的核心思想内容是一致的。《大学》中所讲到的“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正好给我们实现自我完善提供了方法,即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在磨炼中成长。

《大学》修身思想内涵丰富,极具现代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汲取人性“至善”的精神,建筑我们道德修养的根基,指引我们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研读体味《大学》一书包含了宇宙间的许多大道理,我对《大学》的学习是浅显的,只是对修身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今后我要结合工作实际和个人思考多读《大学》,感悟国学经典的精髓,汲取更多力量。

明道、修身、慎独,我们以一颗平常淡定的心,找到自己的航标,修身养性,历练拓展,提升自己的品行,走好人生路。

正蒙一院2组   郭重蒲

2024年3月18日

 

 

大学》学习心得

正蒙一院:赵宇

    本周的经典研读学习在董事长的精彩讲解中,我更加深切的明白了学习的意义,让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阅读《大学》给我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启示。首先,《大学》强调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品德高尚的人。这让我更加明确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善良、正直和责任感。

   其次,书中提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使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我们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社会栋梁。此外,《大学》中关于“格物致知”的观点也提醒我,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去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书中强调的“诚意正心”也让我明白,教育者自身的品德和态度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到诚实守信、正直善良,成为学生的榜样。

   书中所提到的“明明德”和“亲民”的理念,让我认识到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个体的成长,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要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观点提醒我,教育应该是一个探索和求知的过程。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大学》中“止于至善”的追求激励着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追求教育的卓越。我明白教育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我可以通过日常对学生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通过讲述美德故事、引导学生讨论道德问题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通过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调研等,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培养他们关心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

注重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真诚和尊重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互信。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可以组织举办传统文化讲座、活动,让学生了解《大学》等经典著作的内涵,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多和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反思每天的收获和成长,引导学生定期反思自己的学习和行为,帮助他们发现不足,不断改进。更多的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学习《大学》,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教育事业中的信念和使命感。我将努力把这些理念融入到我的工作实践中,帮助学生们成长为有道德、有智慧、有担当的国家栋梁。

《大学》学习心得体会

正蒙一院:谭静

《大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著作之一,它是一本探讨教育与修身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有了很多感悟与体会。

首先,《大学》教会我要以身作则。书中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辅导员作为学生的榜样,应该以积极向上的态度示范学生。我们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与提升,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榜样。

其次,《大学》教会我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书中提到“学而优则仕”,即学有所长才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作为辅导员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现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全面发展。辅导员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最后,《大学》教会我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书中提到“修身以安人”,意味着一个人的内心平静与和谐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压力,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只有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妥善关怀,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度过困难和挑战。

通过学习《大学》,我更加认识到辅导员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和责任。我将秉持书中的理念,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学习心得

正蒙一院:熊梦迪

阅读《大学》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并有了很多体悟。书中的每一个章句都充满了智慧和深度,对于我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首先,书中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这个理念告诉我个人的修养和家庭的和睦与社会稳定是息息相关的。只有通过个人的优秀品质和家庭的良好关系,我们才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和谐作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书中提到了学而时习之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进步。这让我深刻明白,知识的获取不只是在课堂上,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持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书中的德行章句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需要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尊重他人、忍耐和谦虚是德行的重要表现。这些德行不仅仅需要在行为上体现,更需要内心的真正把握,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最后,书中提及了敬老慈幼章句。这让我意识到,我们要尊重和关爱年长者和年幼者,不仅是因为他们的价值和贡献,更是因为他们对我们的良好影响和指导。通过关爱他们并从他们身上学习,我们能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总而言之,《大学》这本书给予了我很多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和实践、德行和敬老慈幼的思考和启示。这些思想和理念对我的成长和人生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将会将其中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大学》心得体会

部门:正蒙一院 姓名:李静琦

作者本人就是传承道统的中坚骨千,所以将人伦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而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币非其它的歪门邪道。明明德与亲民、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之重要的三纲。

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纲举则目张,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认为是八目,由三纲统领又与之相互相成。明明德之所以根本,是因为任何行为个体不仅需要有明德的规范,例如曾子那个时代的强调的所谓周礼;同时,还要下功夫认真学习切实把握,以达到个体人格的自我完善推己及人,完成由形式到内容,由精神到物质,由内到外,个体到一般的演进过程。

这对于一名辅导员就比较重要了。因为辅导员通常肩负明德和明明德的双重责任。所谓明德是规范的体例,说起来并非难题;关键在于明明德,这又是一个双向的行为过程。

而修身又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关键。无论是三纲还是八目,是以明明德、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善行为过程。而亲民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包括其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确实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亲民,至善既不难;同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不难。这就是通过 《大学》篇学习受到的教益和启迪。

 

《大学》心得体会

部门:正蒙一院 姓名:李亚莉

近期,我深入研读了《大学》一书的后六章,这些章节主要探讨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些文字虽然古老,但其中蕴含的智慧与道理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修身”的重要性。这不仅意味着外在形象的塑造,更包括内在品德的修养。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通过不断反省自己,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进而成为更好的人。

“齐家”这一章节中,我认识到家庭和谐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与幸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我们应该学习如何与家人沟通,如何处理家庭矛盾,以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对于“治国”的理念,我深感其博大精深。一个国家的治理需要智慧和策略,更需要公正和仁爱。作为现代公民,我们应该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平天下”这一章节中,我体会到了一种胸怀天下的情怀。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应该具备全球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只有当我们关注世界的发展,关心他人的福祉,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大学》后六章的深读,我更加明白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知识是指导我们行动的灯塔,而实践则是检验知识的试金石。只有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有学问、有智慧的人。

 

 

《大学》心得体会

部门:正蒙一院 姓名:雪菲

悠久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上下五千年,无数圣人贤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索、探求与总结,一路传承,薪火相传,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黄董事长对于大学古书的解剖更重要教会我们作为师长如何精心育人蒙心开智

曾今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闲暇之余,游弋其间,细细品读,感悟人生,于物欲横流、亲情疏远、道德偏失之今日,不失为国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的一剂良方猛药。”借黄董事长的安排,重拾“四书”之《大学》,于自身之修养是一次很好的锤炼。除了做人,《大学》中最具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诚意中“慎独”了。所谓“慎独”,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君子在人前人后的表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知,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说的十分有道理。只有内心真诚,表现才能端正,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古代的大学指君子之学,为人君,至于人,恐怕现在人或者学生早已忘了何为仁我读了《大学》这本书之后,并没有从其中悟得太多哲理,更多的是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

《大学》心得体会

部门:党政办         姓名:朱佳楠

近期,我深入研读了《大学》后感悟到,情绪时刻伴随着我们,喜的、怒的、哀的、乐的,不管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

我们要学会控制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身氛围,而不是一昧的逃避、转移、发泄,我认为这是修身的主要内容。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吃饭就是吃饭,走路就是走路,睡觉就是睡觉,这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并不容易,这种身心分离的状态对身体无大碍,但对于我们的情绪和做事的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那我们不妨尝试专注做当下的事,吃饭时不看手机,睡觉时不胡思乱想,看电影时不讨论剧情,专注感受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慢慢的,我们会发现烦恼越来越少,情绪更加稳定,感知更加灵敏,思考更加深入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对于优点要自己拥有了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了再去要求别人。

这句话对于我的感触最为深刻。当我们作为一位父母时,想要孩子勤劳、懂礼貌、遵守规矩,自己却天天玩手机、闯红灯、插队;作为一个领导,要求下级无私奉献,积极的完成工作,自己却自私虚伪,浑水摸鱼的工作,这是不可能的。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一种修养,要求别人的时候,要自我反省,自己是否能按要求做到,不要在要求别人是说的头头是道,轮到自己时却不行了。